:::
資料庫查詢時間:1000.0083 ms
共 136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顯露、弘揚。如:「闡揚」。《易經.繫辭下》:「夫易彰往而察來,而微顯闡幽。」漢.孔安國〈書經序〉:「漢室龍興,開設學校,旁求儒雅,以闡大猷。」
|
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生氣發怒,改變臉色。《戰國策.韓策二》:「怒於室者色於市,今公叔怨齊,無奈何也。」
|
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房室的西南隅。《說文解字.宀部》:「奧,宛也。室之西南隅。」《儀禮.士喪禮》:「乃奠燭,升自阼階,祝執巾席從,設于奧,東面。」《論語.八佾》:「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灶。」
2.泛指室內深處。《淮南子.時則》:「涼風始至,蟋蟀居奧。」
|
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比喻小。如:「斗室」、「斗城」。
|
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傑出的人才。《晉書.卷八二.虞預傳》:「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世不乏驥,求則可致。」
|
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等待。如:「候車室」、「逾時不候」、「恭候大駕」、「稍候一會兒」。《文選.陶淵明.歸去來辭》:「僮僕歡迎,稚子候門。」
|
力不從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原文就用了「超之氣力,不能從心」。另外在《後漢書.卷八八.西域傳》,也提到東漢初年,漢光武帝復興漢室,西域各小國都來歸附,希望能得到保護,避免被他國併吞。但等了許久都沒看到漢室派兵過來,非常著急,鄯善國的國王就寫信給漢光武帝,說明漢帝國再不派兵前來,就只好去依附你們的敵人-匈奴了。漢帝鑒於國內局勢剛剛穩定下來,短期之內無法派兵到西域保護這些國家,於是便回覆說:「我們目前無法派兵前去,你們有歸附漢帝國的心,但力量上無法達到的話,就請你們自行去依附其他國家吧!」這些小國就只好去依附匈奴了。這裡的原文用的就是「力不從心」。後來就演變成為一句成語,用來指心裡想做某事,力量卻無法達到。
|
汗流浹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汗流浹背」原作「汗出沾背」。西漢初年,由於惠帝才智平庸,朝政由呂太后把持,並分封其家族兄弟為王。呂后去世後,太尉周勃帶兵誅殺呂氏諸王,剷除呂氏的勢力,並迎高祖劉邦的另一個兒子劉恆為帝,是為漢文帝。文帝即位後,右丞相陳平認為周勃平定呂氏之亂,鞏固漢室的天下,功勞比自己要大得多,於是自願將右丞相的位子讓出。文帝採納了他的意見,周勃成為群臣中地位最高的右丞相,陳平則降為較低的左丞相。有一天早朝時,漢文帝問周勃說:「國家一年判決的訴訟有幾件?」周勃過去都是掌管軍事,對這些事情並不了解,只好回答不知。文帝又問:「國家一年的稅收支出又是多少?」周勃也太不清楚,只好又回答不知。文獻中使用「汗出沾背」來形容...
|
天衣無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2 故事3 解釋4 詞意5 例句 出處 先秦•左丘明《左傳•昭公二十五年》:“夫禮,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左傳.昭公二十五年》夏,會于黃父,謀王室也。趙簡子令諸侯之大夫,輸王粟,具戍人,曰:「明年將納王。」子大叔見趙簡子,簡子問揖讓、周旋之禮焉。對曰:「是儀也,非禮也。」簡子曰:「敢問何謂禮?」對曰:「吉也聞諸先大夫子產曰:『夫禮,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經,而民實則之。則天之明,因地之性,生其六氣,用其五行。氣為五味,發為五色,章為五聲,淫則昏亂,民失其性。是故為禮以奉之。……」...
|
不可思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維摩詰所說經.卷中.不思議品第六》1>舍利弗言:「居士,未曾有也,如是小室,乃容受此高廣之座,於毗耶離城無所妨礙,又於閻浮提聚落城邑及四天下諸天、龍王、鬼神宮殿,亦不迫迮。」維摩詰言:「唯舍利弗,諸佛菩薩,有解脫名不可思議,若菩薩住是解脫者,以須彌2>之高廣內芥子3>中,無所增減,須彌山王本相4>如故。而四天王5>、忉利諸天6>,不覺不知己之所入,唯應度者,乃見須彌入芥子中,是名住不思議解脫法門。又以四大海水入一毛孔,不嬈魚鱉黿鼉水性之屬,而彼大海本相如故。諸龍、鬼神、阿修羅等,不覺不知己之所入,於此眾生亦無所嬈。」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洛陽伽藍記.卷一.永寧寺》。
(2) ...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