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6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拖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提攜。元.無名氏《連環計》第二折:「道是人中呂布,女中貂蟬,不了一對兒好夫妻。若能得早早成雙,可也拖帶梅香咱。」
弄巧翻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弄巧成拙」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馬祖道一,俗姓馬,世人稱為馬祖,是中國禪宗史上最有聲望的人物之一。馬祖的禪法主要圍繞著人達到覺悟解脫的心性依據和應當如何對待修行的問題。馬祖以「平常心是道」、「即心是佛」大力弘揚禪風。馬祖除了上堂示眾的普說之外,對眾多弟子採取靈活多樣的教誨引導方法。在《五燈會元》中有一段記載馬祖和龐居士的對話,大意是說馬祖對龐居士自認為已經領悟本來面目,沒有表示認可,只是眼睛往下看;對於說自己善彈無弦之琴表示默許,所以將眼睛往上看。馬祖以動作回答,讓龐居士自己省悟。龐居士覺得自己本想賣弄聰明,結果反而做了蠢事,實在是弄巧成拙。後來「弄巧成拙」被用來比喻費心機。
舞文巧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巧於曲引法條作弊,以行奸私。漢.王充《論衡.程材》:「長大成吏,舞文巧法,徇私為己,勉赴權利。」也作「舞文法」。
省事寧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如襄城令劉方,吏人同聲謂之不煩,雖未有它異,斯亦殆近之矣。閒敕二千石各尚寬明,而今富姦行賂於下,貪吏法於上,使有罪不論而無過被刑,甚大逆也。夫以苛為察,以刻為明,以輕為德,以重為威,四者或興,則下有怨心。吾詔書數下,冠蓋接道,而吏不加理,人或失職,其咎安在?勉思舊令,稱朕意焉。」 〔注解〕 (1) 有司:指官員。官員職有專司,故稱為「有司」。 (2) 殊死:斬首的刑罰。 (3) 案驗:考驗其事,而治其罪。 (4) 條書:分條記錄。 (5) 冀:希望。 (6) 天氣:四時的運行。
白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然,無代價而平白額外的給予。《蕩寇志》第一二回:「待我去勸她把來灌醉了,扛在車子上,不由她不走,便是半路上吃她醒了叫罵,已是白饒。」
維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維,繫也。縶,絆也。維縶語本《詩經.小雅.白駒》:「皎皎白駒,食我場苗,縶之維之,以永今朝。」比喻繫絆、拘束。《文選.潘尼.迎大駕詩》:「翔鳳嬰籠檻,騏驥見維縶。」唐.杜甫〈早發射洪縣南途中作〉詩:「僕夫行不進,駑馬苦維縶。」亦比喻挽留繫聯,招攬人才。《文選.謝靈運.從游京口北固應詔詩》:「顧已維縶,撫志慚場苗。」
窮通皆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窮困或顯達皆由上天命定,非人力所能改變。元.馬致遠〈女冠子.了閑愁套.么篇〉:「若論才藝,仲尼年少,便合封侯,窮通皆命也。」也作「窮達有命」。
蕩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耗盡、用光。《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五:「陳某不肖,將家私蕩盡,賴我賢妻熬清守淡,積攢下偌多財物,使小生恢復故業,實是為男子,無地可容矣!」
忘生捨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拚命,不顧生死。元.關漢卿《哭存孝》第四折:「呀!可怎生帳前空掛著虎皮袍,了你忘生捨死立唐朝。」也作「捨生忘死」、「捨死忘生」。
談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宴飲談話。漢.曹操〈短歌行〉:「越陌度阡,用相存。契闊談讌,心念舊恩。」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