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0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7.523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楊衒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後魏人,生卒年不詳。魏初都洛陽,佛寺甲天下,後遭兵亂,城郭化為丘墟。衒之行役至此,感念廢興,因摭拾舊聞,成《洛陽伽藍記》,敘戰後洛陽寺廟。文筆逸緻秀麗,寓規勸諷刺之意。
中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城市名:(1)東晉、南朝稱西晉故都洛陽為「中京」,為今河南省洛陽縣。(2)唐肅宗至德二年(西元757)改稱長安為「中京」。(3)遼聖宗統和二十五年(西元1007)以大定府為「中京」。(4)金宣宗興定元年(西元1217)改河南府為金昌府,建號「中京」。為今河南省洛陽縣。(5)元代耶律留哥盡有遼東三十郡,遂都咸平,號稱為「中京」,為今遼寧省開原縣地。
付之度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置之度外」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東觀漢記.卷一.光武帝紀》載,東漢初年,光武帝劉秀雖已匡復漢室,但天下尚未統一,還有許多人據地稱王。光武帝花了五年多的時間,總算大致敉平,只剩四川的公孫述和甘肅的隗囂兩股殘餘勢力。公孫述遠在蜀中,不易發動攻勢;魏囂表面上向光武帝稱臣,並且把兒子送到洛陽任官,表示歸順。因此,光武帝不急於消滅這兩股勢力,希望能讓苦戰多年的將士,好好休養生息一番。於是對將領們說:「現在天下已在我們的掌握之中,姑且把消滅魏囂和公孫述兩人的事,置於度外,不加理會吧!」後來「置之度外」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不放在心上,不加理會。
桑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字君長,西漢河南人(今河南省洛陽縣),生卒年不詳。今所傳水經三卷,舊題桑欽撰。
京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洛陽的別名。參見「洛陽」條。因東周、東漢曾在此建都,故稱為「京洛」。
寇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敵人。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卷一.永寧寺》:「若克城邑,絕非卿有,徒危宗國,以廣寇仇。」也作「寇讎」。
郭忠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977)字恕先,又字國寶,宋朝洛陽人。為人放浪縱酒,但擅畫山水,擅寫篆、隸篆,兼通文字學,是宋初著名的畫家、文學家。後因罪流放於登州而死。著有《汗簡》等書。
連宵達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通宵達旦」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通宵達旦」就是一整夜直到天亮。《北齊書》中記載了文宣帝高洋的事蹟:北齊文宣帝高洋,是高歡的兒子。高歡是鮮卑化的漢人,在北魏朝中擔任大丞相,獨攬大權。北魏孝武帝因為不甘受高歡控制,逃出了洛陽,投奔鎮守關中的將領宇文泰。高歡因此另立孝靜帝,遷都於鄴,史稱東魏。後來宇文泰殺了孝武帝,另立文帝,都於長安,史稱西魏。原本統一的北方,至此分裂為西魏、東魏二國。東魏在高歡死後,大權落在其子高洋手中,後來高洋廢帝自立,改國號為齊,史稱北齊。文宣帝年輕時,氣度恢宏,性情果斷,外柔而內剛。在位初期,留心國事,勵精圖治,改定律令,提倡儒學,重用漢人,使魏晉以來的刑律削繁...
一落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詞牌名。調見宋秦觀淮海詞。也稱為「洛陽春」、「玉連環」。
屠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宰殺及販肉。如:「家庭主婦喜歡購買本地屠販的溫體肉品。」《洛陽伽藍記.卷四.法雲寺》:「市東有通商、達貨二里,里內之人盡皆工巧,屠販為生,資財巨萬。」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