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0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您是否想查詢 輕怠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王命旗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代表王命的旗與牌。為清代給與督撫提鎮等的重權,凡犯重罪必須立即處決的人,以此旗牌行事,如同奉准王命實行。
伯克制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代在新疆回部(即維吾爾聚居區)依其原有的伯克稱謂,設置阿奇木伯克、伊沙噶伯克等,依次遞降,置官敘品,所形成的地方政治體制,稱為「伯克制度」。
我手寫吾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代詩人黃遵憲所提出的詩歌創作理論,主張用通俗語言進行寫作。也作「我手寫我口」。
園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清代指皇妃及皇子等的墓穴所在地。見《清會典.卷四二.禮部.祠祭清吏司四》:「景陵皇貴妃園寢。」
華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682~1756)字秋岳,號新羅山人、東園生、布衣生、離垢居士等,福建上杭人,清代畫家。所繪山水、人物、花草、鳥蟲皆獨具風格,不染時習。詩具古質,又兼工書,與其畫被稱為「三絕」。
宮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按宮調系統分類的樂譜集。清代起,其涵義已不拘於宮調,義在按音域分類,把若干適合移至同一調上歌唱的曲調作為一類,以便編劇填詞、創腔使用。
改土歸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清時改土官為流官的政策。元代封滇、桂一帶的土著酋長為土官,以治理土著,並採世襲制。明代原本沿用,但時有土官虐殺百姓,為患邊境,故廢除土官制,改以臨時任命的流官。清代,雲南巡撫鄂爾泰厲行明代的方式,使雲、貴一帶更加安定。
波平風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浪靜」皆為如此語義。明代大儒陸九淵《語錄》:「因提宮昨晚所論事,只是勝心。風平浪靜時,都不如此。」及清代小說《三俠五義》第八七回:「整頓飯食喫畢,已有掌燈之時,卻是風平浪靜,毫無動靜。」其中「風平浪靜」所修飾的對象則由自然現象轉而為人事景況,引申成平靜無事的意思,現今使用這個成語時多用此義。
楊小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78~1938)名嘉訓,清代著名國劇伶人。工武生,表演入化境,稱此道宗師。其工架大方,從容穩練,善於用念白表達人物感情,清越爽朗,抑揚自如。以武戲文唱,形成自己的藝術風格。
李瑞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67~1920)字仲麟,號梅庵,晚號清道人,江西臨川人。曾任江寧布政史,兼兩江師範學堂監督。其作品用筆圓轉,架構平穩。晚年喜用顫筆,頗為人詬病。與好友曾熙齊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