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4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Chilotherium anderssoni 安氏大唇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安氏大唇犀生活在中新世時,中國大陸的華北地區。 安氏大唇犀是屬於大唇犀中種類比較大的一種,頭骨後端比較長,鼻額部上端沒有角,上門齒退化,下門齒變的非常發達,並向上向外伸出。
Coelodonta sp. 腔齒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腔齒犀的特徵為全身披覆著長毛,因此也有人稱為披毛犀(Woolly Rhino)。其重要特徵為鼻骨及額骨上有兩前後排列且突起的角,門齒已經退化,臼齒為高齒冠,臼齒外壁呈波浪狀褶皺,以利於矮樹叢中咀嚼粗糙的草類與樹木的枝葉。 腔齒犀大多在英國、法國、西伯利亞東部及中國大陸的蒙古與華北地區被發現。而且在法國南部的洞穴內,也發現了許多早期的人類有關牠的繪畫,可見到長有兩角和身披長毛的相似圖形,根據古生物學家推測這些繪畫距今已約三萬年。
Compsognathus longipes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細顎龍是最小的恐龍之一,全長約60公分,尾長超過身體的二分之一。細顎龍具有敏銳的視力和滿口尖利的牙齒,加上可以跑得很快的強健後腿,故獵食小動物的能力極為優秀。它的身體結構很像鳥,有修長而靈活的脖子和輕巧的頭骨,頭骨中有許多空洞,所以最初發現始祖鳥骨骼化石時,人們還誤以為是細顎龍。
Confuciusornis sanctus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頭部類似現代鳥類,有角質喙。胸部無龍骨突,胸骨的排列形式類似蜥蝪類,翼上殘留三個巨大的翼爪,肱骨上有大型氣孔,跗蹠骨未癒合,股骨與腓骨的接合部位與一切現今鳥類相反,尾綜骨因退化呈劍狀。翼羽具有類似現今鳥類飛羽的結構模式。 分布於中國遼寧北票市上園鎮炒米甸子村
Cypa enodis Jordan,  1931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單齒天蛾 Cypa enodis 身體褐色,後翅赭紅色,後緣波浪狀,具3~4個邊緣突起,看似人的側臉,因此又別名「臉緣天蛾」,身上無其它特殊斑紋。幼蟲以樺木科的西樺為食,成蟲出現在3~6月,目前僅紀錄本種零星分布於嘉義及中部海拔1050~2230公尺的山區,除台灣外,尼泊爾、印度、泰國、中國、越南以及馬來西亞也有本種分佈,在台灣的初次紀錄為1990年,由Inoue所發現。
Pseudorca yuanliensis Chang & Cheng 1998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現生的偽虎鯨一般並不常見,但分佈相當廣泛,主要出沒在熱帶與亞熱帶附近的溫暖深水海域中,包括地中海及紅海等海域。偽虎鯨是一種體型小且修長的鯨魚,其頭部修長漸縮成圓鈍的嘴喙,有著8至11對的牙齒。 在民國八十六年時,有挖土的工人在苗栗苑裡山區意外發現一些化石,經本館研究人員挖掘與鑑定之後,確認為是一種鯨類的化石。從化石出土地點的岩層狀況,研判該地層為更新世頭嵙山層,距今約一、二百萬年。根據頭骨的形狀和構造比例,以及牙齒型態的分析,其頭骨吻部較為細長,應與現生的偽虎鯨為同一類群,有別於吻部較鈍短,但整個頭骨更大的虎鯨。然而該化石偽虎鯨的各部位尺寸均大於現生的偽虎鯨,再加上該化石種年代超過了一百萬年,...
視覺C++程式語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由微軟公司銷售的一種CC++的程式語言製作環境。
Marcia的四類認同狀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前言2 四種狀態3 關鍵字4 參考書目 前言James Marclass="color-important">cia(1991)以艾瑞克森的理論為基礎,透過與青年的深入晤談,發現青年有四種認同狀態。這些狀態反映青年願意為某宗教、政治價值、和未來職業獻身(class="color-important">commitment)的程度。 四種狀態這些狀態敘述如下:1. 早閉型認同(foreclass="color-important">closure):處於早閉型認同的個體從未經歷過認同危機。他們過早建立認同,而且...
基模(Schema)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世界的概念、這些概念的屬性,以及這些屬性之間的關係。但基模有個缺點是它可能會引起刻板印象。基模 (sclass="color-important">chema) 是認知心理學的一個重要概念,是知識表徵 (knowledge representation) 的一種,是認知發展心理學家皮亞傑理論中的基本觀念之一,皮亞傑用基模來解釋個體如何認識並適應環境。他認為當個體面臨刺激情情境或問題情境時,會先用既有的認知架構與之核對,產生認知作用,也就是說將所遇到的新經驗,納入其舊有經驗的架構之內,這種歷程稱之為同化(assimilation)。認知心理學家認為很多知識是以基模的形式...
起源自我效能這個概念是由社會認知論學者Bandura 於1977年所定義提出,根據心理學的行為學派與認知學派,他提出以自我調適為核心的社會學習理論(soclass="color-important">cial learning theory) 。Bandura認為增強無法引發人類的行為,除非透過認知過程產生期待。換言之,Bandura認為自我效能是個人對於是否能夠達成賦予的特定任務的能力的信念。一個人所具備的自我是一個認知系統,具有一套內在的評估與解釋過程,而這個內在過程形成個人對事物的概念、信念與自我概念。由此發展出來的認知基模會調節個人與外在世界的互動關係,而外...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