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5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觀察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來讀取但不能改變檔案內容的程式。
|
主觀的教育需要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主觀的教育需要性是根據個人的需要而來,每一個人對於教育的需要不同,因為人有個別差異,不能一概而論。也就是說,人接受教育具有個別性。
基於以上的論點,主觀的教育需要性必須基於下列兩個條件: 1.個人的能力:教育與人的能力有關,一個人具有接受教育的能力,容易有接受教育的意願,想成為一個具有知識與才能的人,教育需要性就更為迫切。2.環境的因素:一個人生活在某一個環境中,需要適應環境,而適應環境的方法需要教育來獲得,為了適應環境,有接受教育的需要。 |
相位觀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週期性運動中之物體,量測其角速度變化過程。
|
石觀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桃園市觀音(附錄-地名-舊地名)
|
觀光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遊覽參觀他國風景習俗、文物制度的團體。
|
單向觀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兩點間僅於一方觀測對方者,稱為單向觀測。
|
觀化得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觀化得源」是清初思想家王夫之的哲學觀點,意思是說:從事物的具體而整體的發展狀態來看,才能了解事物的根本性質。王夫之反對過去某些理學家所主張的形上與形下、理與氣、道與器、體與用等二分的觀點,認為理在氣中、道在器中、體用合一、形上即具,現為形下。也就是說,事物存在的道理即彰顯為事物的具體存在,並沒有一種超越的、絕對的、規範的理或道,預先規定事物的存在方式。事物的性質就表現為事物的具體形態和實際存在方式,所以要了解事物的性質,須從它的實際形態及其整體發展、演變等情況去考察。不過,即使是從整體演變觀照而得的性質,也不是事物的絕對性質,因為事物的變化並未止於現在,未來的發展還會表現出更多可能性,所...
|
觀審制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末中國與列強所訂不平等條約中,凡中外人民訟案,由被告所屬官吏審理,而由原告所屬官吏蒞庭觀審的制度。
|
比較觀察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供同時或分別觀察二張圖像之光學鏡,其主要用途為比較航攝像片與地圖之差別。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