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9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逐出門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趕出門外。通常指老師取消弟子的受業資格,而弟子的言行與其師也不再有任何關係。如:「他屢犯不改,已被師父逐出門牆了。」
誓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王羲之為會稽內史時,與驃騎將軍王述齊名,而王羲之看輕此人。後王述因蒙顯授,位高於羲之。一日王述檢察會稽郡,羲之深以為恥,遂稱病去郡,於父母墓前自誓辭官,不再出仕。見《晉書.卷八○.王羲之傳》。後以誓墓指辭官歸隱。宋.陸游〈上書乞祠〉詩:「誓墓那因一懷祖,人間處處是危機。」
許由棄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帝堯時高士許由常用手捧水喝,別人送他瓢,他用過後掛在樹上。後嫌風吹瓢動之聲太吵,就把瓢扔掉。典出《太平御覽.卷七六二.器物部.瓢》。後比喻隱逸傲世。如:「他的性格高潔,不屑與人同流合汙,終致許由棄瓢,退出政壇,不再與聞國事。」
一塊石頭落了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放心而不再憂慮。《儒林外史》第四五回:「這文書回了去,那裡再不來提了,余二先生一塊石頭落了地。」
休牛歸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牛馬放牧,不再作軍用。比喻天下昇平,不再動用刀兵。《藝文類聚.卷一三.帝王部三.晉穆帝引晉穆帝哀策文》:「風掃天宇,休牛歸馬,卷旗臥鼓,俾我蒸民。」也作「休牛放馬」、「休牛散馬」。
不放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佛家所說五十一種心理現象中的一種。對已斷的惡,防治它,使它不再生起;所修的善法,使它增長。《大乘百法明門論解.卷上》:「言不放逸者,精進三根,於所修斷,防修為性。」
混混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務正業,遊手好閒的人。如:「他已不再是從前的那個混混兒了。」
焚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愧文不如人,自燬筆硯,以示不再著述。也作「焚研」。
分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彼此分開,不再合夥。如:「我和他已分夥多年了。」
停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出版商不再印製某一書籍,也可能歷經很長的時期,再度出版。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