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3.722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辭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言辭語氣。《論語.泰伯》:「出辭氣,斯遠倍矣。」《三國演義》第五回:「眾因其辭氣慷慨,皆涕泗橫流。」
村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粗野俗。《西遊記》第三一回:「那個猴子還是這等村俗,替他收了怪神,也倒不謝天恩,卻就是唱喏而退。」《儒林外史》第一一回:「我今日雖是這些須村俗東西,卻不是為你。」也作「村紂」、「村濁」。
三謁茅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三顧茅廬」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東漢末年天下紛亂,打著「復興漢室」名號起兵的劉備,在屯田新野時,從徐庶口中得知避居在南陽隆中的諸葛亮是個能人,於是前去拜訪,一連去了三次,才見到人。諸葛亮在〈前出師表〉中提到了這件事:「先帝不以臣卑,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劉備不顧身分,一連三次專程拜訪的誠心,終於感動諸葛亮答應出山替他奔波效力。後來「三顧茅廬」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對賢才真心誠意的邀請、拜訪。
以身試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以身試法」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漢書.卷七六.趙尹韓張兩王傳.王尊》載,漢代王尊,是位廉潔奉公、處事嚴明、不畏豪強的官吏。在他小時候父母親過世後,就跟著伯、叔父,以幫人牧羊維生。他十分好學,牧羊之餘,熟讀史書,日後也因此而有機會擔任官職。元帝時,他被擢升為安定太守,一上任就發出公告給所屬縣衙,告誡官吏要以身作則,當人民的表率,革除貪婪陋的惡習,明察謹慎的盡守職責,不要無視法律尊嚴,而親身去試探。後來「以身試法」演變為成語,用來形容無視於法律的制裁而故意犯法。
坐不垂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坐近堂邊,恐檐瓦墮而受傷。形容謹慎保身。《史記.卷一○一.袁盎鼂錯傳》:「臣聞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騎衡。」《漢書.卷五七.司馬相如傳下》:「禍固多藏於隱微而發于人之所忽者也。故諺曰:『家絫千金,坐不垂堂。』」
措心積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處心積慮」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春秋》:「夏五月,鄭伯克段于鄢。」這段史料是記載春秋時期,鄭伯即位,把都城超過國土三分之一的京地封給其弟共叔段,又放任段佔領西和北,到後來段企圖謀反,想強奪王位,母親武姜打算開城門作內應。鄭伯知道後立刻派兵攻打,在鄢這個地方打敗段,段逃到共國。《穀梁傳》針對這個事件評論道:稱「莊公」為「鄭伯」,是譏諷他有失為人兄長;但是直接稱公子共叔段為「段」,則是貶低他,因為他已經失去作為一個公子和弟弟所應有的禮節。相較下,《春秋》經文褒貶之義,視段的程度超過鄭伯。至於對莊公的非議,則在於他「處心積慮」地去實踐把段殺掉的心願。這是說身為兄長的莊公,故意放縱...
太公家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書名。收集唐以前流行於民間的格言疏語,綴為一書,以教諭兒童。《玉照新志》卷三:「世傳太公家教,其言極淺陋、俚,然見之唐李習之文集,至以文中子為一律,觀其中猶引周漢以來事,當是有唐村落間老校書為之。」
叨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謙不該得而得。三國蜀.諸葛亮〈街亭之敗戮馬謖上疏〉:「臣以弱才,叨竊非據。」《晉書.卷七三.列傳.庾亮》:「臣凡小人,才不經世,階緣戚屬,累忝非服,叨竊彌重,謗議彌興。」
資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賦。明.王陽明〈教條示龍場諸生.勤學〉:「其人資稟雖甚超邁,儕輩之中有弗疾惡之者乎?有弗賤之者乎?」
無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沒有才藝。《北史.卷四七.陽尼傳》:「子辟彊,字君大,性疏脫,又無藝,休之亦引入文林館,為時人所嗤。」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