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0.621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心愜意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意,莽輒復封舜5>、歆6>兩子及豐孫。豐等爵位已盛,心意既滿,又實畏漢宗室、天下豪桀。而疏遠欲進者,並作符命,莽遂據以即真,舜、歆內懼而已。 〔注解〕 (1) 莽:王莽(西元前45∼西元23),字巨君,漢東平陵(今山東歷城縣東)人。孝元皇后的姪兒。先為大司馬,以恭儉收人望,平帝立,元后臨朝稱制,委政於莽,號安漢公。後假禪讓之名,篡漢自立,國號新,法令煩苛,光武起兵討之,王莽兵敗被殺,在位十五年。 (2) 羽翼已成:比喻已得到輔佐的人才,勢力已經鞏固壯大。 (3) 稱攝:自封為攝政王。攝,攝政,代替君主處理國政者。 (4) 豐:甄豐(?∼西元10),西漢人。平帝初,以左將軍光祿勛與王莽等...
虛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切實際的言辭。《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古者天下散亂,莫之能一,是以諸侯並作,語皆道古以害今,飾虛言以亂實,人善其所私學,以非上之所建立。」《初刻拍案驚奇》卷二○:「老夫當日認假為真,雖妻子跟前不敢說破,其實所稱八拜為交,皆虛言耳。」
心滿意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意,莽輒復封舜5>、歆6>兩子及豐孫。豐等爵位已盛,心意既滿,又實畏漢宗室、天下豪桀。而疏遠欲進者,並作符命,莽遂據以即真,舜、歆內懼而已。 〔注解〕 (1) 莽:王莽(西元前45∼西元23),字巨君,漢東平陵(今山東歷城縣東)人。孝元皇后的姪兒。先為大司馬,以恭儉收人望,平帝立,元后臨朝稱制,委政於莽,號安漢公。後假禪讓之名,篡漢自立,國號新,法令煩苛,光武起兵討之,王莽兵敗被殺,在位十五年。 (2) 羽翼已成:比喻已得到輔佐的人才,勢力已經鞏固壯大。 (3) 稱攝:自封為攝政王。攝,攝政,代替君主處理國政者。 (4) 豐:甄豐(?∼西元10),西漢人。平帝初,以左將軍光祿勛與王莽等...
否極生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王囚於羑(|ㄡˇ)里時,曾取法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演《易經》而窮究天人之理,推伏羲八卦而為六十四卦,並作卦辭和爻辭。
恬不為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恬不知恥」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恬不知恥」原作「恬然不恥」。唐馮贄作的《雲仙雜記》,雜載古今逸事。書中記載一個叫做倪芳的人,他的個性不受拘束又特別古怪。平常喜歡喝酒,喝了酒後行為常瘋瘋癲癲,怪裡怪氣,並作一些怪異的舉動,一點也不覺得可恥。有一天,他喝完酒後,把《毛詩》這本書卷了卷,再沾上油當作蠟燭。他點著這個蠟燭,拿著它到外面遊盪了一夜。後來「恬不知恥」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有過錯卻安然不以為恥。
否終而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王囚於羑(|ㄡˇ)里時,曾取法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演《易經》而窮究天人之理,推伏羲八卦而為六十四卦,並作卦辭和爻辭。
否往泰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王囚於羑(|ㄡˇ)里時,曾取法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演《易經》而窮究天人之理,推伏羲八卦而為六十四卦,並作卦辭和爻辭。
泰來否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王囚於羑(|ㄡˇ)里時,曾取法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演《易經》而窮究天人之理,推伏羲八卦而為六十四卦,並作卦辭和爻辭。
饕餮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商周青銅器上常見的紋飾。紋樣象徵古代傳說中一種貪食的凶獸──饕餮的面形。其特徵是僅雕有動物的顏面,圓眼突出,常以浮雕出的扉棱為顏面的鼻,並作卷曲的眉和耳。多襯以雲雷紋。西周後期以後逐漸失去主題紋飾的突出地位,常用作器耳或器足的紋飾。也稱為「獸面紋」。
心滿願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意,莽輒復封舜5>、歆6>兩子及豐孫。豐等爵位已盛,心意既滿,又實畏漢宗室、天下豪桀。而疏遠欲進者,並作符命,莽遂據以即真,舜、歆內懼而已。 〔注解〕 (1) 莽:王莽(西元前45∼西元23),字巨君,漢東平陵(今山東歷城縣東)人。孝元皇后的姪兒。先為大司馬,以恭儉收人望,平帝立,元后臨朝稱制,委政於莽,號安漢公。後假禪讓之名,篡漢自立,國號新,法令煩苛,光武起兵討之,王莽兵敗被殺,在位十五年。 (2) 羽翼已成:比喻已得到輔佐的人才,勢力已經鞏固壯大。 (3) 稱攝:自封為攝政王。攝,攝政,代替君主處理國政者。 (4) 豐:甄豐(?∼西元10),西漢人。平帝初,以左將軍光祿勛與王莽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