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03.11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教學相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禮記》為十三經之一,大概是孔子弟子及其後學所記。本為許多關於「禮」的單篇文章,西漢戴聖從中選取四十九篇編訂成書,世稱「小戴禮記」,成為現今通行的版本。其中的〈學記〉篇,論述了學習的功用、方法、目的、效果,及教學為師的道理。此段文字是論述教與學互相促進的作用。就像雖然有好菜擺在那裡,如果不去嘗試,就不知它的美味;雖然有最好的道理,如果不去學習,就不知它的美好,所以一定要學習過後,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的地方;接著,透過教學,才知道自己的困惑缺乏在哪裡。知道自己的不足,然後能自我反省,要求自己要更進一步的學習;知道自己的困惑缺乏,然後能自我勉勵,學不懈怠,所以說,教與學是互相增長的。後來「教學相長」...
潛移默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潛移默化」原作「潛移暗化」。北齊時,顏之推寫了一本家訓,教導子孫做人處世的道理。其中有一部分寫到,人在年輕之時,性格未定,時常有樣學樣,如果多和賢德的人在一起,性格思想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受到他們的影響,可以養成良好的品德。就像在蘭室待久了,身上也會有蘭花的香氣;在魚市中待久了,身上則會有魚腥味一樣。所以自古以來,君子都很慎重地選擇朋友。孔子也曾說:「不要去結交道德修養不如自己的人。」和比自己更有品德的人交往,才能自然而然地受到他們的影響。後來「潛移默化」這句成語就從這裡的「潛移暗化」演變而出,形容人的思想、性格或習慣受到影響,不知不覺中起了變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周匝、周遍。《荀子.禮論》:「於是其中焉方皇周挾,曲得其次序,是聖人也。」唐.楊倞.注:「浹,匝也。」
星羅棋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鱗次櫛比反義:一星半點,寥若晨星,寥寥無幾辨似: 棋,音ㄑ|ˊ。棋子。不可寫作「旗」。 「星羅棋布」及「鱗次櫛比」都有繁多密集的意思。 「星羅棋布」側重分布繁密;「鱗次櫛比」側重排列緊密。 星羅棋布 鱗次櫛比 辨似例句 ○ ㄨ 在這個面積廣大的湖泊裡,有無數小島~地散布其中。 ㄨ ○ 這條街上商店、餐廳~,是全鎮最熱鬧的地方。
靡靡之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靡靡之音」原作「靡靡之樂」。韓非是戰國末期的韓國諸公子,他眼見韓國國力衰弱,竭力主張使用刑術法治來達到富國強兵的目標。他屢次上諫韓王,均不受重視,因而發憤著書,即成今日之〈韓非子〉,表達自己的治國理念。其中〈十過〉一章在闡述君王如有十個重大過失之一,就足以亡國,其中一項就是沉溺於音樂享樂中,而忘了國事與應有的禮儀。他舉春秋時期晉平公的事為例,當時衛靈公要前往晉國會見晉平公,經過濮水附近,聽到一曲美妙的音樂,問左右有無人聽過,眾人皆說沒有,衛靈公便請樂師師涓將它譜下來。到了晉國,晉平公設宴款待他,酒酣耳熱之際,衛靈公便要師涓演奏那新譜下來的美樂助興。師涓演奏到一半,晉國樂師師曠趕忙阻止說:「這...
夙夜匪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根據《詩經.大雅.烝民》的內容,可以知道這首詩是尹吉甫在曉得周宣王要派仲山甫去治理齊地後寫的,一方面在讚美仲山甫的品德和能力;另一方面也同時讚美周宣王能夠任用賢人,使周王室再次興盛。典源收錄的是這首詩的第四章,其中「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解,以事一人」這段話大意是說:仲山甫是個明達事理、能洞見時勢的人,從不參與會帶給自己危險的事,總是日夜勤奮不懈的努力工作,以服侍君王一人。後來「夙夜匪懈」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日夜勤奮,從不懈怠。
侃侃而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話從容不迫的樣子。[例]一說到他感興趣的話題,他就會侃侃而談,一副樂在其中的樣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彎折。通「屈」。如:「曲膝」、「曲突徙薪」。《論語.述而》:「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
狐假虎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狐假虎威」最早的典源出自於《尹文子》,後來有多本文獻引及,其中最能表示「狐假虎威」意思的是《戰國策》。《戰國策》所記載的故事是這樣的:戰國時,昭奚恤是楚國有名的大將,威震四方。楚宣王便問群臣:「我聽說北方國家都很怕昭奚恤,是這樣嗎?」群臣都無言以對,只有江一打了個比方說:「老虎專門捕獵各種動物為食,有一天抓到一隻狐狸,狐狸說:『你敢吃我嗎?天帝已命我為百獸之王,你若吃我就是違逆天帝的命令。如果不相信,可以走在我後面,看看其他動物見到我有什麼反應。』於是老虎便半信半疑的跟在狐狸後面,所有動物看到都嚇得逃走。老虎以為牠們真的是怕狐狸,而不知道其實野獸們怕的是牠自己。今天大王您有五千里的領地,有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茂盛。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五上.滇遊日記二》:「其中田禾芃彧,村落高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