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46.109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悲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悲傷憤怒。《後漢書.卷八四.列女傳.董祀妻》:「後感傷亂離,追懷悲憤,作詩二章。」《三國演義》第二一回:「於是董承取衣帶詔令觀之,玄德不勝悲憤。」
陳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請願,陳述衷情。《後漢書.卷八四.列女傳.皇甫規妻傳》:「妻乃輕服詣董卓門,跪自陳請,辭甚酸愴。」唐.吳融〈授孫儲秦州節度使制〉:「既聞陳請,須議改移。」
劉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前77~前6)字子政,本名更生,漢沛縣人。高祖弟楚元王劉交的第四代孫。元帝時為中壘校尉,故世稱劉中壘。後因權臣專政,被廢十多年。成帝時,改名為向,任光祿大夫,校閱經傳諸子詩賦等書籍,撰成《別錄》一書,為我國最早的分類目錄。另著有《新序》、《說苑》、《列女傳》、《洪範五行》等書。並且編訂了《戰國策》、《楚辭》、《孫卿新書》。
附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依附,附和。漢.劉向《古列女傳.卷八.王章妻女》:「成帝舅大將軍王鳳秉政專權,章雖為鳳所舉,意不肯附會。」清.葉燮《原詩.卷二.內篇下》:「所謂體裁格力、聲調興會等語,不過影響於耳,含糊於心,附會於口,發而為詩。」
詠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代才女謝道韞以「未若柳絮因風起」句詠雪。見《晉書.卷九六.列女傳.王凝之妻謝氏傳》。後遂以稱美能作詩文的才女。
孟母斷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孟子母親用刀切斷正在織的布,來告誡孟子為學不可中途而輟的故事。見漢.劉向《列女傳.母儀》。也作「孟母斷機」。
執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拿筆,指寫字或作文。漢.劉向《列女傳.卷五.珠崖二義》:「關吏執筆書劾,不能就一字。」《魏書.卷八一.山偉傳》:「二十許載,時事蕩然,萬不記一,後人執筆無所憑據。」
家諭戶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家喻戶曉」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家喻戶曉」原作「戶告人曉」。漢朝時,劉向編了一本《列女傳》,講述古代貞烈女子的故事。其中有一篇是敘述古代梁國的一位婦人,有一天家裡失火了,她的孩子和姪子都在裡面。婦人跑進大火中,原想先救姪子,在慌亂中抱出一個小孩,一看原來是自己的孩子。眼看火勢愈來愈大,已經不可能再進去救人。婦人心裡十分難過,想投火自盡,旁人趕緊把她攔下勸說:「你原本是想救姪子,只因一時慌亂才救成自己的孩子,又何必想不開呢?」婦人說:「話雖如此,但我又怎麼可能挨家挨戶的去解釋,讓全國上下都知道呢?一定會有許多人不了解事情的經過,因而指責我偏心,只救自己的孩子,我以後都要背負這個不義...
曾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後來又以文定公稱之。學術:本於六經,參酌司馬遷、韓愈之文章,長於議論。曾整理校勘戰國策、說苑、新序、列女傳等。  曾鞏一生主要成就在於散文創作。他的散文平易簡樸,別具一格,文字語言謹嚴明潔;論事說理,平實透辟。如《寄歐陽舍人書》、《墨池記》、《救災議》、《越州趙公救災記》等篇,不但思想性較好,寫作技巧頗具特色,記事中論述事理,委婉而有情致;細密翔實而又條理井然。他的序文寫得特別多又好。姚鼎說:“目錄之序,子固獨優”。《戰國策目錄序》就是其代表作。歷代知名文人對曾鞏的文章都給予了高度的評價。王安石說:“曾子文章世稀有,水之...
解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解除受窘的困境。《晉書.卷九六.列女傳.王凝之妻謝氏傳》:「凝之弟獻之嘗與賓客談議,詞理將屈,道韞遣婢白獻之曰:『欲為小郎解圍。』乃施青綾步鄣自蔽,申獻之前議,客不能屈。」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