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44.61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國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王莽時設立的官名。《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中》:「少阿、羲和、京兆尹紅休侯劉歆為國師,嘉新公。」
武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軍人。《文選.劉歆.移書讓太常博士》:「然公卿大臣,絳灌之屬,咸介冑武夫。」《三國演義》第七六回:「吾乃解良一武夫,蒙吾主以手足相待,安肯背義投敵國乎?」
附和隨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隨聲附和」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隨聲附和」的意思就是自己沒有主見,只迎合他人的意見。隨聲,就是跟著別人的聲音。漢代劉歆〈移讓太常博士〉:「或懷疾妒,不考實情,雷同相從,隨聲是非。」這裡的「雷同相從,隨聲是非」就是別人說什麼,跟著他說,不考究真相,可見原本「隨聲」已有「附和」的意思。另外應劭的《風俗通義.卷二.正失》:「審形者少,隨聲者多。」意思也是說考竟實情的人少,隨聲唱和者多。後來「隨聲」之後,加上「附和」就成為「隨聲附和」的成語。出現這句成語的文獻如宋.魏了翁〈直前奏六未喻及邪正二論〉:「人至於忠忱體國,真實任事,則圖惟國事之濟,言慮所終,事惟其是,而豈肯隨聲附和,以僥倖萬一...
心愜意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心滿意足」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中》初,甄豐、劉歆、王舜為莽腹心,倡導在位,褒揚功德;「安漢」、「宰衡」之號及封莽母、兩子、兄子,皆豐等所共謀,而豐、舜、歆亦受其賜,並富貴矣,非復欲令莽居攝也。居攝之萌,出於泉陵侯劉慶、前煇光謝囂、長安令田終術。莽1>羽翼已成2>,意欲稱攝3>。豐4>等承順其意,莽輒復封舜5>、歆6>兩子及豐孫。豐等爵位已盛,心意既滿,又實畏漢宗室、天下豪桀。而疏遠欲進者,並作符命,莽遂據以即真,舜、歆內懼而已。 〔注解〕 (1) 莽:王莽(西元前45∼西元23),字巨君,漢東平陵(今山東歷城縣東)人。孝元皇后的姪兒。先為大司馬,以恭儉收人望...
輯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章名。漢劉歆撰。七略之一,為群書之總要。
士君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品德高尚而有學問的人。《文選.劉歆.移書讓太常博士》:「此乃有識者之所歎慜,士君子之所嗟痛也!」
沉博絕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章意旨深遠,內容淵博,文辭華麗。漢.揚雄〈答劉歆書〉:「少不得學,而心好沉博絕麗之文。」《清史稿.卷四八五.文苑傳二.胡天游傳》:「時四方文士雲集京師,每置酒高會,分題命賦,天游輒出數千言,沉博絕麗,見者咸驚服。」
心滿意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心滿意足」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中》初,甄豐、劉歆、王舜為莽腹心,倡導在位,褒揚功德;「安漢」、「宰衡」之號及封莽母、兩子、兄子,皆豐等所共謀,而豐、舜、歆亦受其賜,並富貴矣,非復欲令莽居攝也。居攝之萌,出於泉陵侯劉慶、前煇光謝囂、長安令田終術。莽1>羽翼已成2>,意欲稱攝3>。豐4>等承順其意,莽輒復封舜5>、歆6>兩子及豐孫。豐等爵位已盛,心意既滿,又實畏漢宗室、天下豪桀。而疏遠欲進者,並作符命,莽遂據以即真,舜、歆內懼而已。 〔注解〕 (1) 莽:王莽(西元前45∼西元23),字巨君,漢東平陵(今山東歷城縣東)人。孝元皇后的姪兒。先為大司馬,以恭儉收人望...
將陋就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文字「隸書」記錄下來。漢武帝時,魯恭王破壞孔子故居,在牆壁中發現了由秦前文字所寫成的經書。哀帝時,劉歆又於祕府校書時發現了其他的古文經書。因為使用的文字不同,所以用隸書寫成的經書被稱為「今文經」,而由秦前文字寫成的經書則稱為「古文經」。兩者的經書雖同,但內容實有出入,且兩派學者的治學研究態度更是大相逕庭,今文經學者偏重微言大義,被朝廷視為標準,由博士學官講授;古文經學者則偏重於名物訓詁,流傳於民間。因此兩派學說時見互相攻詰對立。劉歆是西漢末年的古文經學者,為劉向之子,他繼承父志,整理群書,編成《七略》,是《別錄》之後目錄學的重要著作。當時劉歆為了支持設立古文經的學官,撰〈移書讓太常博士〉,責...
相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互相追隨。《史記.卷一二七.褚少孫補.日者傳》:「宋忠為中大夫,賈誼為博士,同日俱出洗沐,相從論議。」《文選.劉歆.移書讓太常博士》:「雷同相從,隨聲是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