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01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詩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群居者將散,行人震木鐸徇於路以采詩,獻之太師,比其音律,以聞於天子。故曰:王者不窺牖戶而知天下。”。劉歆《與揚雄書》亦稱:“詔問三代,周、秦軒車使者、遒人使者,以歲八月巡路,求代語、童謠、歌戲。”孔子刪詩:這種說法見於《史記》,據說原有古詩3000篇,孔子根據禮義的標准編選了其中300篇,整理出了《詩經》《史記·孔子世家》:“古者《詩》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於禮儀者……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唐代孔穎達《毛詩正義·〈詩譜序〉疏》:“孔子所錄,不容十去其九。馬遷言古詩三千余篇,未可信也。”、宋代朱熹、明代朱...
微言大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精微的言論,切要的義理。語本漢.劉歆〈移書讓太常博士〉:「及夫子沒而微言絕,七十子終而大義乖。」也作「微言精義」。
倉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喪亂。《文選.劉歆.移書讓太常博士》:「天漢之後,孔安國獻之,遭巫蠱倉卒之難,未及施行。」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詩:「豈知秋未登,貧窶有倉卒。」
心滿意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中》初,甄豐、劉歆、王舜為莽腹心,倡導在位,褒揚功德;「安漢」、「宰衡」之號及封莽母、兩子、兄子,皆豐等所共謀,而豐、舜、歆亦受其賜,並富貴矣,非復欲令莽居攝也。居攝之萌,出於泉陵侯劉慶、前煇光謝囂、長安令田終術。莽1>羽翼已成2>,意欲稱攝3>。豐4>等承順其意,莽輒復封舜5>、歆6>兩子及豐孫。豐等爵位已盛,心意既滿,又實畏漢宗室、天下豪桀。而疏遠欲進者,並作符命,莽遂據以即真,舜、歆內懼而已。 〔注解〕 (1) 莽:王莽(西元前45∼西元23),字巨君,漢東平陵(今山東歷城縣東)人。孝元皇后的姪兒。先為大司馬,以恭儉收人望,平帝立,元后臨朝稱制,委政於莽,號安漢公...
因陋就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做事馬虎,不力求完善美備。語本漢.劉歆〈移書讓太常博士〉。後亦用「因陋就簡」比喻因循或遷就簡陋的現實環境去做事。
皚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潔白的樣子。漢.劉歆〈遂初賦〉:「漂積雪之皚皚兮,涉凝露之降霜。」
左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春秋魯太史左丘明撰。西漢劉歆始引傳文解釋春秋經義,列為春秋三傳之一,初與春秋分行,晉杜預乃附於經,唐孔穎達作正義。也稱為「春秋左氏傳」、「左氏春秋」。
倡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帶頭發起、提倡。《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中》:「甄豐、劉歆、王舜為莽腹心,倡導在位,褒揚功德。」漢.應劭《風俗通義.卷三.愆禮.河南尹太山羊翩祖》:「雅有令稱,義當綱紀人倫,為之節文,而首倡導犯禮違制,使東嶽一郡朦朦焉,豈不愍哉!」
相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互相呼應、照應。《文選.劉歆.移書讓太常博士》:「皆先帝所親誦,今上所考視,其為古文舊書,皆有徵驗,內外相應,豈苟而已哉?」《三國演義》第五回:「各鎮諸侯,皆起兵相應。」
不刊之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刊,用刀削去簡牘上錯誤的文字。不刊之書指無法再作更改的著作。用來稱譽他人著作有如典範一般。漢.揚雄〈答劉歆書〉:「是懸諸日月,不刊之書也。」《舊唐書.卷一八.宣宗本紀》:「恭惟元和實錄乃不刊之書,擅敢改張,罔有畏忌。」也作「不刊之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