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4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毛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舊時稱老虎為「毛蟲」。《漢書.卷二七.五行志中之上》:「劉歆言傳曰時有毛蟲之孽。說以為於天文西方參為虎星,故為毛蟲。」漢.王充《論衡.遭虎篇》:「夫虎,毛蟲。」
七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西漢劉歆據其父劉向所著別錄撰成,為中國目錄書之祖。分〈輯略〉、〈六藝略〉、〈諸子略〉、〈詩賦略〉、〈兵書略〉、〈術數略〉、〈方技略〉七卷。其書久佚,清人有輯本。
有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具有真知、灼見。《漢書.卷三六.楚元王劉交傳》:「有識長老莫不震動,此變之大者也。」《文選.劉歆.移書讓太常博士》:「此乃有識者之所歎慜,士君子之所嗟痛也。」
補殘守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抱殘守缺」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抱殘守缺」原作「保殘守缺」。劉歆,字子駿,為漢代學者,繼父業,整理六藝群書,編成《七略》。對經籍目錄學具卓越貢獻,為中國目錄學之始。哀帝時,劉歆建議古文經傳立於學官,博士、朝臣反對,於是他致書太常博士,極力陳述自己的主張說:幾經朝代興迭,戰火洗禮,導致現今流傳的經文內容殘缺脫落、錯誤很多。我朝開朝以來陸續發現如《古文尚書》、《逸禮》、《左氏春秋》等用古文寫的經書,應該以古文為根據,改正今文的錯誤,如果還想固守殘破不全的經文,懷著害怕蒙受個人損失的私心,沒有服從真理和勇於改正的公心,或是因為妒嫉不去考究真相,只知附和他人,隨口議論是非,難道不可悲嗎?...
巫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巫蠱之禍。《文選.劉歆.移書讓太常博士》:「遭巫蠱倉卒之難,未及施行。」《文選.潘岳.西征賦》:「弔戾園於湖邑,諒遭世之巫蠱。」
因陋就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文字「隸書」記錄下來。漢武帝時,魯恭王破壞孔子故居,在牆壁中發現了由秦前文字所寫成的經書。哀帝時,劉歆又於祕府校書時發現了其他的古文經書。因為使用的文字不同,所以用隸書寫成的經書被稱為「今文經」,而由秦前文字寫成的經書則稱為「古文經」。兩者的經書雖同,但內容實有出入,且兩派學者的治學研究態度更是大相逕庭,今文經學者偏重微言大義,被朝廷視為標準,由博士學官講授;古文經學者則偏重於名物訓詁,流傳於民間。因此兩派學說時見互相攻詰對立。劉歆是西漢末年的古文經學者,為劉向之子,他繼承父志,整理群書並加以分類,編成《七略》,是《別錄》之後目錄學的重要著作。當時劉歆為了支持設立古文經的學官,撰〈移書讓太常...
心滿願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心滿意足」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中》初,甄豐、劉歆、王舜為莽腹心,倡導在位,褒揚功德;「安漢」、「宰衡」之號及封莽母、兩子、兄子,皆豐等所共謀,而豐、舜、歆亦受其賜,並富貴矣,非復欲令莽居攝也。居攝之萌,出於泉陵侯劉慶、前煇光謝囂、長安令田終術。莽1>羽翼已成2>,意欲稱攝3>。豐4>等承順其意,莽輒復封舜5>、歆6>兩子及豐孫。豐等爵位已盛,心意既滿,又實畏漢宗室、天下豪桀。而疏遠欲進者,並作符命,莽遂據以即真,舜、歆內懼而已。 〔注解〕 (1) 莽:王莽(西元前45∼西元23),字巨君,漢東平陵(今山東歷城縣東)人。孝元皇后的姪兒。先為大司馬,以恭儉收人望...
劉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1)(西元前6~57)字文叔,蔡陽人,漢景帝後裔。新朝王莽末年,起兵反對王莽,統一天下,定都洛陽,重新恢復漢室政權,為漢朝中興之主。在位三十三年。政治措施皆以清靜儉約為原則,興建太學,提倡儒術,尊崇節義,為一賢明的君王。諡號光武,廟號世祖。(2)漢代學者劉歆,後改名為秀。參見「劉歆」條。
因陋就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文字「隸書」記錄下來。漢武帝時,魯恭王破壞孔子故居,在牆壁中發現了由秦前文字所寫成的經書。哀帝時,劉歆又於祕府校書時發現了其他的古文經書。因為使用的文字不同,所以用隸書寫成的經書被稱為「今文經」,而由秦前文字寫成的經書則稱為「古文經」。兩者的經書雖同,但內容實有出入,且兩派學者的治學研究態度更是大相逕庭,今文經學者偏重微言大義,被朝廷視為標準,由博士學官講授;古文經學者則偏重於名物訓詁,流傳於民間。因此兩派學說時見互相攻詰對立。劉歆是西漢末年的古文經學者,為劉向之子,他繼承父志,整理群書,編成《七略》,是《別錄》之後目錄學的重要著作。當時劉歆為了支持設立古文經的學官,撰〈移書讓太常博士〉,責...
迭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輪流興起。漢.劉歆〈移書讓太常博士〉:「昔唐虞既衰,而三代迭興,聖帝明王,累起相襲,其道甚著。」《文選.干寶.晉紀總論》:「及國家多難,宗室迭興。」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