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57.216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司空伎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時常看到,不足為奇。參見「司空見慣」條。明.朱權《卓文君.楔子》:「本待學韓壽去偷香,倒中了黑心腸。司空伎倆,好著我無語自徬徨。」
蓬蓽增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貴客來訪,令主人感到增光不少。《孤本元明雜劇.卓文君私奔相如.第四折》:「今日得遇相公與夫人到此,莫非蓬蓽增輝。老身門庭幸甚,略備蔬酌,與相公接風一杯。」也作「蓬蓽生輝」。
韋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韋帶布衣,指粗陋的衣服。漢.司馬相如〈報卓文君書〉:「五色有燦,而不掩韋布。」唐.韓愈〈荊潭唱和詩序〉:「與韋布里閭憔悴專一之士,較其毫釐分寸。」
四壁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客蒞臨,於是擺設酒宴招待王吉和司馬相如。席間,司馬相如彈了幾首曲子,博得滿座賓客的稱賞。卓王孫的女兒卓文君,是個愛好音樂的人,當時因喪夫而寡居在家。她在門後偷聽到司馬相如的琴聲,又看到他那翩翩的風度,馬上就被吸引住了。司馬相如也對卓文君產生好感。有一天晚上,卓文君就和司馬相如私奔,回到了成都。但是司馬相如非常貧窮,家中除了四周的牆壁外,什麼也沒有,於是兩人又回到了臨邛縣,賣掉所有的車騎,做起了賣酒的生意。後來「家徒四壁」這句成語,就從《史記》原文中的「家居徒四壁立」演變而出,形容家境貧困,一無所有。
求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謀求官職。《孤本元明雜劇.卓文君.第二折》:「今來欲往長安求仕,必於老夫門首經過。」
典鷫鷞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時司馬相如與卓文君還居成都,家徒四壁,相如便把所穿的鷫鷞裘抵押與人去賒酒,與文君暢飲。見《西京雜記》卷二。後以典鷫鷞裘形容情誼深厚。宋.蘇軾〈次韻孔常父送張天覺〉詩:「送君應典鷫鷞裘,憑仗千鍾洗別愁。」宋.陸游〈題湖邊旗亭〉詩:「春色初回杜若洲,佳人又典鷫鷞裘。」
嚴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父親。晉.潘尼〈乘輿箴〉:「國事明王,家奉嚴君。」明.朱權《卓文君》第二折:「況嚴君在堂,倘或事洩,反成間隔。」
不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不知道、不瞭解。《孤本元明雜劇.卓文君.楔子》:「昨日領那秀才來彈琴,我也不省的。」《西遊記》第一回:「你這漢子,甚不通變。我方纔這般與你說了,你還不省?」
俾爾遐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使你將來獲得幸福。明.朱權《卓文君》第三折:「也只是一時間命矣時乎,少不得久已後俾爾遐福。」
館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供給賓客食宿。明.朱權《卓文君》第二折:「須延此人於家,館穀數日,賷助他些盤費。」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