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6.880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矯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卓然出眾的樣子。《漢書.卷一○○.敘傳下》:「賈生矯矯,弱冠登朝。」
溯流徂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循流而上,到達源頭。比喻追根究柢,深求本源。宋.周密《齊東野語.卷一一.道學》:「其能發明先賢旨意,溯流徂源,論著講解卓然自為一家者。」也作「溯流求源」、「溯流從源」。
成一家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術自成體系,獨樹一派。《新唐書.卷一七六.韓愈傳》:「每言文章自漢司馬相如、太史公、劉向、揚雄後,作者不世出,故愈深探本元,卓然樹立,成一家言。」明.焦竑《玉堂叢語.卷四.忠節》:「高遜志,元末僑寓嘉興,好學問,為文深純典雅,成一家言。」
與狐議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與虎謀皮」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與虎謀皮」的意思是向老虎商量要取牠的皮,皮是老虎的生命必需品,當然牠是不肯了。所以「與虎謀皮」用來比喻所謀者與對方有利害衝突,事情必辦不成。考其典源可能出自《符子》裡一則「與狐謀皮」的寓言。據載,魯定公時,孔子被任命為中都宰,績效卓然。一年以後,定公又想授予孔子司徒一職。他告訴太史左丘明說:「我想請孔丘任司徒,不過得先問問三桓的意見。」「三桓」是指魯桓公的三個孫子季孫氏、叔孫氏、孟孫氏,他們掌握著當時魯國的實際政權,但政治主張與孔子是處於對立的狀態,左丘明知道他們絕對不會同意讓孔子任司徒一職,於是用一則寓言作比喻,以勸阻定公。他說:「周朝有個人很喜...
拔新領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標新立異」之典源,提供參考。 ◎1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莊子.逍遙篇》,舊是難處,諸名賢所可鑽味,而不能拔理於郭、向之外。支道林在白馬寺中,將馮太常共語,因及〈逍遙〉。支1>卓然標新理於二家之表,立異義於眾賢之外,皆是諸名賢尋味2>之所不得。後遂用支理。 〔注解〕 (1) 支:支遁(西元314∼366),字道林,世稱支公,亦曰林公,別號支硎。晉高僧,陳留人。嘗隱於餘杭山,沉思佛道。喜談玄理,善草隸,好畜鷹馬。 (2) 尋味:探索玩味。 ◎2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王逸少作會稽,初至,支道林在焉。孫興公謂王曰:「支道林拔新領異,胸懷所及,乃自佳,卿欲見不?」王...
隨人步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亦步亦趨」。見「亦步亦趨」條。01.明.朱之瑜《朱舜水集.卷五.書簡二.答矢野保菴書》:「惟望卓然自立,奮焉獨往,萬勿隨人步趨也。」 
標新取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標新立異」之典源,提供參考。 ◎1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莊子.逍遙篇》,舊是難處,諸名賢所可鑽味,而不能拔理於郭、向之外。支道林在白馬寺中,將馮太常共語,因及〈逍遙〉。支1>卓然標新理於二家之表,立異義於眾賢之外,皆是諸名賢尋味2>之所不得。後遂用支理。 〔注解〕 (1) 支:支遁(西元314∼366),字道林,世稱支公,亦曰林公,別號支硎。晉高僧,陳留人。嘗隱於餘杭山,沉思佛道。喜談玄理,善草隸,好畜鷹馬。 (2) 尋味:探索玩味。 ◎2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王逸少作會稽,初至,支道林在焉。孫興公謂王曰:「支道林拔新領異,胸懷所及,乃自佳,卿欲見不?」王...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創校迄今已逾111年,校史悠久,畢業校友十餘萬人,遍布海內外,於教育、文史、藝術、法政、財經各界,均卓然有成。 現況本校組織系統健全,由校長綜理校務,並設副校長1人,其下分設教育學院、人文藝術學院、理學院,及若干行政與輔助單位,並佐以各種委員會及校務會議。本校目前有專任教師205人,其中博士158人、碩士28人、學士19人;學生計三千九百餘人。系所單位架構圖示如下:學術單位包括:教育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博、碩士班)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博、碩士班)國民教育學系(含碩士班)幼兒與家庭教育學系(含碩士班)特殊教育學系(含碩...
峨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卓然不凡的樣子。《抱朴子.外篇.刺驕》:「其或峨然守正,確爾不移。」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上》劉孝標注引晉諸公贊曰:「嶠常慕其舅夏侯玄為人,故於朝士中峨然不群,時類憚其風節。」
新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書名。漢陸賈著,二卷,十二篇。漢代子書中,以《新語》最純最早,貴仁義,賤刑威,卓然儒者之言。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