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199.793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羽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士。世以道士之道行深者,身生羽翼而登仙,故名之。宋.米芾〈西園雅集圖記〉:「雄豪絕俗之資,高僧羽流之傑,卓然高致,名動四夷。」《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九:「列位多是羽流,自然只戴板巾上船。」也稱為「羽客」、「羽士」、「羽人」。
含血噀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捨家財,荷公發心矣;背眾食,奈我破戒何?」其固守如此。然平居氣凌諸方,於學徒亦鮮假詞色,真有父風,卓然可敬也! 〔注解〕 (1) 潠:音ㄒㄩㄣˋ,將口中含的液體噴出。 (2) 驀地:忽然。 (3) 筋斗:頭下腳上倒翻身體的動作。〔參考資料〕 另可參考:《五燈會元.卷一八.崇覺空禪師》
南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宋徽、欽二宗,為金人所執,宋室自汴梁,遷都臨安,稱為「南渡」。《宋史.卷三五.孝宗本紀.贊曰》:「高宗以公天下之心,擇太祖之後而立之,乃得孝宗之賢,聰明英毅,卓然為南渡諸帝之稱首。」《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後來高宗南渡稱帝,改號建炎。」
含血潠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捨家財,荷公發心矣;背眾食,奈我破戒何?」其固守如此。然平居氣凌諸方,於學徒亦鮮假詞色,真有父風,卓然可敬也! 〔注解〕 (1) 潠:音ㄒㄩㄣˋ,將口中含的液體噴出。 (2) 驀地:忽然。 (3) 筋斗:頭下腳上倒翻身體的動作。〔參考資料〕 另可參考:《五燈會元.卷一八.崇覺空禪師》
幼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幼時的學業。宋.陸游〈楊夫人墓志銘〉:「二子未從外塾,而於幼學之事,各已通貫精習,卓然為奇童矣。」
顏苦孔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顏回苦於孔子的卓然偉大,不可企及。語本漢.揚雄《法言.學行》:「顏不孔,雖得天下,不足以為樂。然亦有苦乎?曰:『顏苦孔之卓之至也。』」
領異拔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標新立異」之典源,提供參考。 ◎1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莊子.逍遙篇》,舊是難處,諸名賢所可鑽味,而不能拔理於郭、向之外。支道林在白馬寺中,將馮太常共語,因及〈逍遙〉。支1>卓然標新理於二家之表,立異義於眾賢之外,皆是諸名賢尋味2>之所不得。後遂用支理。 〔注解〕 (1) 支:支遁(西元314∼366),字道林,世稱支公,亦曰林公,別號支硎。晉高僧,陳留人。嘗隱於餘杭山,沉思佛道。喜談玄理,善草隸,好畜鷹馬。 (2) 尋味:探索玩味。 ◎2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王逸少作會稽,初至,支道林在焉。孫興公謂王曰:「支道林拔新領異,胸懷所及,乃自佳,卿欲見不?」王...
宗喀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357~1419)為藏語tsong khapa的音譯。本名羅桑扎巴貝。宗喀(今青海西寧)人。西藏高僧。七歲出家,從噶當派法王頓珠仁欽學經,後又跟薩迦派仁達瓦及布頓弟子卻貝瓦等大師學法,顯密教法莫不精熟,其深度和廣度超邁前賢,一時獨步,並卓然成一家之言。因感當時西藏佛教輕忽比丘戒律的缺失,大力提倡嚴守戒律,戴從前持律者所戴的黃色僧帽,表示嚴持戒律的決心和思想,成為西藏佛教的改革者,其教法經弟子的弘揚、發展形成格魯派。所以宗喀巴也是格魯派的創立者。弟子眾多,其中以賈曹傑、克主結最著名。著有《菩提道次第廣論》、《密宗道次第廣論》、《辨了不了義論》等。
角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卓然特立。《後漢書.卷五三.徐稺傳》:「爰自江南卑薄之域,而角立傑出,宜當為先。」
積理練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生活與知識中累積對道理的了解,提高自己的見識。明.魏禧〈答施愚山侍讀書〉:「愚嘗以謂為文之道,欲卓然自立于天下,在于積理而練識。」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