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566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爾文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爾文主義為闡述爾文(John Calvin, 1509~1564)的神學理論與宗教制度的一種思想體系。爾文為中世紀宗教改革運動中的二位主要領袖之一,另一為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其所倡導的爾文主義的一些基本主張為:神的意志是絕對的、堅定的;人性是墮落的,惡的;人的得救,單靠教會的教誨與道德的實踐是不夠的,唯有藉著神的意志與神的仁慈,人才能重生;信仰的力量是無可倫比的;教規的純潔是不可冒犯的;政教是要合一的;學識是公眾所必需的;為了獲致良好的政治行為,不使教會受害,同時為了維持社會的和善,人人皆應具備知識始可。基於此等主張,爾文教會對於教育的普及,曾積極推動並著...
斯特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石灰岩地區之流水(或地下水),於溶蝕該區內之石灰岩後,如其下方或下游有下陷谷地存在,流水即可向其宣洩,加速溶蝕作用之進行;又因河谷深陷,使中游地表河水,易于經過吞口(swallow hole)進入地下,造成河道突然中斷現象。如美國印第安那南部之失落河(lost river),上游為石灰岩層,中游河水潛入地下,形成二十餘哩之乾河床,下游又經外口(rise hole)露出為深窪之地表河道,即為斯特河之代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河川名。青海省最大河川,發源於阿木尼厄枯山,最後注入青海。也稱為「大非川」。
爾巴阡山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脈名。蜿蜒於斯洛伐克、波蘭、烏克蘭與羅馬尼亞之間,最高峰為位於斯洛伐克的吉拉喬夫卡(Gerlachovka)峰。為阿爾卑斯山支脈,維斯杜拉河、聶斯特河及提蘇河皆發源於山中。農、林、礦業都相當發達。
廓爾樂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舞種類名。清朝(1644-1911)宮廷宴樂有九部,其中之一即「廓爾樂舞」。該樂係高宗(1736-1795)平定廓爾,獲其樂,列於宴樂,是為「廓爾樂舞」。演奏該樂用達布拉一,薩朗濟三,丹布拉一,達拉一,公古哩二。司樂器六人,均著回子衣,紅羊皮鞋,內二人纏頭以洋錦,餘皆以紅綠布。司歌五人,均以紅綠布纏頭,內一人衣綠綢衣,著紅綵履,餘皆著回子衣,紅羊皮鞋。舞者二人,均衣紅綠綢衣,戴猩紅氈帽,金銀絲布,著紅綵履,束腰皆用雜色布。舞者每足各繫銅鈴一串,騰躍出聲,歌舞並奏。
《清史稿.樂八》。
翠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烏克蘭華美的民俗舞蹈,2/4拍,全由男性表演。以蹲低姿勢並快速劈腿跳躍為特色。舞劇上有一個著名的例子,就是胡桃鉗的第二幕。
Debra Craine and Judith Mackrell《The Oxford Dictionary of Dance》2000.
達伯;行列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阿拉伯遊牧人(Bedouin)之典型舞蹈,為直線行列的隊形,舞者手牽手,領舞者手執手帕、劍或盾獨舞,為全舞的靈魂人物。舞蹈多以管與鼓伴奏。〔見Bedouin Dance〕
《The JVC Anthology of World Music and Dance》.
氏眶燈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側扁,後部略細。頭中等大。吻短,鈍圓。眼大。口大,上頜骨狹長而延伸至前鰓蓋後緣,末端不擴大;上下頜、鋤骨、腭骨均具齒帶。體被大而薄圓鱗,易脫落;側線平直。背鰭單一,位於體中部,具軟條13-15(通常為14),後部另具一脂鰭;臀鰭基底略等於背鰭基底,具軟條14-17(通常為15);胸鰭具軟條11-12;尾鰭叉形,尾鰭副鰭條柔軟。各部位之發光器位置於下:眶前發光器(Ant)無;鼻部背位發光器(Dn)及鼻部腹位發光器(Vn)在鼻器和眶前緣之間處相連,DN的大小隨生長和性別而有變異;眶下位發光器(So)無;鰓蓋位發光器(Op)2個,位於前鰓蓋後緣下方,Op1明顯較Op2小,上下相接近;鰓被架位...
麥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名。位於中非洲。參見「麥隆共和國」條。
拉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城市名。位於巴基斯坦南部的印度河三角洲上,瀕阿拉伯海。為巴基斯坦舊都、第一大城及農產品出口港。水陸交通便利,且為歐亞航空要衝。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