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9.290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紙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風箏的別名。參見「風箏」條。宋.蕭立之〈偶成〉詩:「城中豈識農耕好,卻恨慳晴放紙鳶。」
空城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戲曲劇目。三國故事戲。敘述諸葛亮鎮守西城,在得知街亭失守及司馬懿將率軍攻西城的消息,城中無兵可迎敵,於是諸葛亮沉著鎮定,設空城計,命人將城門打開,而自己在城樓上撫琴飲酒。司馬懿等人見狀,疑有埋伏,引兵而退的故事。今多用以比喻毫無實力、虛張聲勢嚇人。
易子而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交換小孩煮食充饑。語出《左傳.宣公十五年》:「敝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形容天災人禍時,極飢餓的慘況。《史記.卷三八.宋微子世家》:「王問:『城中如何?』曰:『析骨而炊,易子而食。』」
投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停止抵抗,向對方降順。《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下》:「纔經數合,只見樊愛能、何徽兩個引取馬軍先走,右軍潰散,只留步軍千餘人,盡解甲走詣北漢主軍前投降。」《三國演義》第二回:「朱儁分兵四面圍定,城中斷糧,韓忠使人出城投降。」
半路出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卻說高宗時,建都臨安,繁華富貴,不減那汴京故國。去那城中箭橋左側,有個官人姓劉名貴,字君薦。祖上原是有根基的人家;到得君薦手中,卻是時乖運蹇,先前讀書,後來看看不濟1>,卻去改業做生意。便是半路上出家的一般,買賣行中一發2>不是本等伎倆3>,又把本錢消折去了。 〔注解〕 (1) 不濟:不中用,不行了。 (2) 一發:更加、越是。 (3) 本等伎倆:適宜的工作。
執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對人的敬稱。宋.蘇轍〈上樞密韓太尉書〉:「太尉執事:轍生好為文,思之至深。」明.鄭成功〈與荷蘭守將書〉:「執事率數百之眾,困守城中,何足以抗我軍?」
鐘鳴漏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夜半鐘響,計時的沙漏或水漏已殘。指深夜。漢.崔寔〈政論〉:「鐘鳴漏盡,洛陽城中,不得有行者。」比喻殘年、晚年。「鐘」文獻異文作「鍾」。《魏書.卷五五.游明根傳》:「臣桑榆之年,鍾鳴漏盡,蒙陛下之澤,首領獲全。」《隋書.卷六二.柳彧傳》:「伏見詔書以上柱國和干子為杞州刺史,其人年垂八十,鍾鳴漏盡。」
郎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稱謂:(1)對男子的尊稱。《三國志.卷四三.蜀書.王平傳》:「自非郎君進忠言於太傅,誰復有盡言者也!」《初刻拍案驚奇》卷四○:「某隱居在西嶽,甚荷郎君相邀之意,有故明旦先徑往城中,不得奉陪也。」(2)古代對貴公子的稱呼。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連往詣恪,恪不與相見。後於張輔吴坐中相遇,別駕喚恪:『咄咄郎君。』」也作「郎子」。(3)本指太守之子,後為對他人子弟的敬稱。《醒世恆言.卷二四.隋煬帝逸遊召譴》:「楊素歸謂家人曰:『小兒子吾已提起教作大家郎,不知能了當否?』素恃己有功,於帝多呼為郎君。」(4)妻子對丈夫的稱呼。《二刻拍案驚奇》卷三○:「郎君將此兒歸閩中,又在何處另結良緣?不知且從黃易兩家之言,成了親事。」
劉禹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了一副對聯貼在新居:楊柳青青江水邊,人在歷陽心在京。策知縣見他自是悠然自得,又把劉禹錫的住房再度調到城中、而且只給一間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半年時間,劉禹錫連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後僅是斗室,他仍然讀書作文並寫下了《陋室銘》請人刻於石頭上,立在門前。《陋室銘》流芳千古,讓人在世俗的喧囂中感受到心靈的那份寧靜: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光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光亮、明亮。《荀子.王霸》:「如霜雪之將將,如日月之光明。」《初刻拍案驚奇》卷七:「那月色一發光明如晝,照得潞州城中,纖毫皆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