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6.678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吾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我們。《資治通鑑.卷二五一.唐紀六十七.懿宗咸通九年》:「況城中將士皆吾輩父兄子弟,吾輩一唱於外,彼必響應於內矣。」《儒林外史》第一八回:「吾輩今日雅集,不可無詩。」也作「吾儕」。
成淵高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references></references> 外部連結台北市立成淵高級中學《城中深淵-成淵高中》 - 台灣深藍學生聯合論壇台北市立成淵高級中學─高中部第十屆畢業季ja:台北市立成淵高級中學
婦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女子通稱,又專指已嫁女子。《三國演義》第一一回:「乘車而回,路遇一美婦人,來求同載。」《三國演義》第三二回:「城中無糧,可發老弱殘兵并婦人出降,彼必不為備,我即以兵繼百姓之後出攻之。」
紛紛攘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攘攘,亂貌。紛紛攘攘形容人群紛紜雜亂。《水滸傳》第三一回:「紛紛攘攘,有做公人出城來各鄉村緝捕。」《喻世明言.卷一八.楊八老越國奇逢》:「楊八老看見鄉村百姓,紛紛攘攘,都來城中逃難。」也作「紛紛嚷嚷」、「紛紛穰穰」。
營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往來頻繁的樣子。《詩經.小雅.青蠅》:「營營青蠅,止于樊。」唐.白居易〈白牡丹〉詩:「城中看花客,旦暮走營營。」
衷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內心的情意。《三國演義》第六一回:「次日,復與劉璋宴於城中,彼此細敘衷曲,情好甚密。」清.多爾衮〈致史可法書〉:「曾記其手泐平安,拳致衷曲。」也作「衷腸」。
子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尋花問柳的人。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一折:「自小上花臺做子弟,這汴梁城中有一歌者,乃是宋引章,他一心待嫁我。」《警世通言.卷三○.金明池吳清逢愛愛》:「有一個多情的女兒,沒興遇著個子弟,不能成就,干折了性命。」
苦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痛苦。《三國演義》第七六回:「手下止有五六百人,多半帶傷,城中無糧,甚是苦楚。」也作「苦痛」。
人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社會上一般人的統稱。如:「社會人士」、「地方人士」。三國蜀.李密〈陳情表〉:「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皇天后土實所共鑒。」《老殘遊記》第一回:「所以城中人士往往於下午攜尊挈酒在閣中住宿,準備次日天未明時看海中出日,習以為常。」
無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說話、沒有話語。《三國演義》第一四回:「關公曰:『嫂嫂安在?』飛曰:『皆陷於城中矣。』玄德默然無語。」《紅樓夢》第六二回:「湘雲無語,只得飲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