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187.5023 ms
共 116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痞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醫上指腹腔中因脾臟腫大或其他疾病而產生的硬塊。也稱為「痞積」。
|
結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氣固流體化床操作時,若使用小管徑、大粒徑或深床時,當氣速逐漸增大時,床內的氣泡亦逐漸成長,直到充滿整個橫斷面,整個粒子床可視為由分隔的整團粒子所組成,此種現象稱為結塊。一般正常操作,儘可能避免此現象的發生,典型的結塊現象可分為下列三種,依氣泡之型態而區分為:
|
五塊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附錄-地名-高雄捷運橘線站名
|
構件;構建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較高一級程式或模塊所使用的一個單元或模塊。
|
砌塊建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建築方式。以砂石、火山灰、煤碳等為材料,再以水泥攪拌模壓成型。造價較便宜,多築成上下二層樓。
|
切塊下放(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切塊下放」與「分灶吃飯」是同一含義之不同表達方式。一九八○ 年後,大陸地區中央和地方財政實行「分灶吃飯」,這是第一次「切塊下放」,意即分成很多塊然後下放至下級政府。一九九一年前後,地方財政「切塊下放」一直延伸到鄉(鎮)一級,它係第二次「切塊下放」,自此,農村縣財政和鄉(鎮)財政也實行「分灶吃飯」。
大陸地區實行「切塊下放」與多管道籌措教育經費幾乎是同時並行的。一九八○ 年代後期,教育財政體制實施以中央和地方財政撥款為主,多管道籌措經費之政策,教育經費由政府、社會、居民共同分擔。籌措教育經費的管道包括:(1)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財政撥款;(2)向企業徵收城市教育費附加和向農民徵... |
風疹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皮膚出現扁平狀的水腫塊斑,往往數小時內消退,並且有明顯的發癢,但痊癒後不會遺留痕跡。通常是因食物或藥物過敏所致。參見「蕁麻疹」條。
|
板塊運動(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大地構造之學說,主張地球岩石圈(包括地殼及地函上部)實由許多片剛性板塊(plates)所構成,而這些板塊,在海洋之中開裂新生,並移向大陸與較古老之大陸板塊相碰撞,通常海洋板塊插入並傾沒於大陸板塊之下,大陸因而發生造山運動、陸火山活動、隆起、…等現象。這種學說,因為最能解釋最多的大地構造與地質現象,因而被地球科學界與地質學界所普遍接受。
板塊運動學,在1960年代發展最快,至1970年已經穩固地成為一門已被證實、肯定之地球科學中最重要的學說。 板塊運動(學),雖然是由現代的科學家所建立,但是1912年德國學者魏吉納(Wegener)所創之「大陸漂移說」被後來學... |
角閃石團塊(包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臺灣地區安山岩中經常可發現夾帶一些由粗粒礦物構成之基性岩類,岩內主要之組成礦物為角閃石、斜長石及磁鐵礦,有時含有少量之斜輝石與直輝石。由於角閃石和斜長石在各個岩石標本出現之比例差異甚大,故不宜以一種岩石名稱作代表,因而泛稱為「富含角閃石團塊」 這些角閃石團塊最早的報導是存在於北部大屯火山群中,特別是紗帽山,常有粗大的角閃石和斜長石組成的捕獲岩,稱為同源包裹物。類似的團塊在觀音山之安山岩亦有發現,只是規模較小;此外在東部海岸山脈及綠島和蘭嶼之安山岩中亦甚普遍(在恆春地區亦曾發現),顯示角閃石團塊與安山岩間有極密切的關連。
|
一塊石頭掉井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歇後語)不懂。石頭掉入井中,發出撲通聲,而撲通音諧「不懂」。如:「剛才王先生的一連串解說,對我們而言,如同一塊石頭掉井裡──不懂。」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