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4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疾言厲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理,使地方人士都受到他的影響而感化。由於他這種寬厚穩重的性格,使他即使面對急迫的事,也都不會因慌張而大聲說話。《後漢書》裡用「未嘗疾言遽色」來表示劉寬,處事一直相當穩重。後來「疾言厲色」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表示言語急迫,神色嚴厲,形容人發怒的樣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聲喧鬧、吵雜。如:「喧譁」、「譁眾取寵」。《書經.費誓》:「嗟,人無譁,聽命。」
目不識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張宗厚:唐朝人,生卒年不詳。為張弘靖任幽州節度使之從官,與韋雍等俱遭叛民殺害。 (4) 呵叱:大聲責罵。叱,音ㄔˋ。 (5) 薊:地名。唐玄宗開元十八年置,治所在漁陽,約當今河北省薊縣。 (6) 石:音ㄉㄢˋ,古代計算重量的單位。 〔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新唐書.卷一二七.張嘉貞列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大聲朗讀。如:「朗誦」、「誦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聲喊叫。《三國演義》第四五回:「鳴鼓吶喊而進。」
雞犬不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信。嗚呼!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於是蛇者乎!故為之說,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注解〕 (1) 叫囂:大聲呼喊、吵嚷。囂,音ㄒ|ㄠ。 (2) 隳突:騷擾。隳,音ㄏㄨ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擴大。如:「壯大聲勢」、「借酒壯膽」。
古典制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這位男孩不害怕包括老鼠、兔子、猴子、狗、棉絮、和沒有頭髮的面具之類的東西。並發現阿爾伯對鐵鎚敲打的巨大聲響產生恐懼。為了使阿爾伯特對老鼠產生恐懼的制約反應。華生使作為中性刺激(NS)的老鼠和作為非制約刺激(US)的巨大聲響同時出現,並產生了作為非制約反應(UR)的恐懼反應。在一段時間內多次的反覆之後,老鼠轉變為制約刺激(CS),也就是阿爾伯特對老鼠的單獨出現產生了制約反應(CR),包括恐懼和逃避。華生更證明瞭兔子、毛皮外套、華生的頭髮、狗,諸如此類...
呼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向社會大眾大聲疾呼,請求援助、支持。如:「環保局呼籲社會大眾,注重生態,留給後代子孫一個綠的世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聲說話。如:「喧譁」、「喧鬧」。唐.孟浩然〈夜歸鹿門歌〉:「山寺鐘鳴晝已昏,漁梁渡頭爭渡喧。」《聊齋志異.卷二.張誠》:「馬騰於槽,人喧於室,居然大家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