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三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種變化:(1)君子三變。《論語.子張》:「子夏曰:『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2)天地運轉的三種變化。即三十年一小變,百年中變,五百年大變。見《史記.卷二七.天官書》。(3)唐代文章的三次變化。即唐初王勃、楊烱為一變,玄宗時張說為一變,大曆、貞元年間柳宗元、韓愈為一變。見《新唐書.卷二○一.文藝傳.序》。
勃然作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忿怒生氣而臉色大變的樣子。《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只見劉元普勃然作色道:『夫人說那裡話!天下多美婦人,我欲娶妾自可別圖。豈敢汙裴使君之女!』」也作「勃然變色」、「勃然色變」。
抱恨終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裡懷著恨意,至死都無法釋懷。《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八:「誰知遭此大變,抱恨終天!」也作「終天抱恨」。
緩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應受動員召集或臨時召集的後備軍人及國民兵等,因故延緩徵召,稱為「緩召」。[例]他因家中突遭重大變故,於是向有關單位申請緩召。
勃然色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忿怒而臉色大變的樣子。也作「勃然變色」、「勃然作色」。
天旋日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政局重大變化。唐.陳鴻《長恨傳》:「天旋日轉迴龍馭,到此躊躇不能去。」也作「天旋地轉」。
點召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因應臨時重大變故,儲備平時戰力及日常演習而下達的點召命令。如:「國防部發下點召令,通令全國後備軍人分批赴管區參加軍事演習。」
臨時條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國家遭受重大變故的非常時期,認為憲法的規定不足以應付當前情勢所需,於是另制定臨時性、過度性質的條款,以應當時的需要。由於它是屬於特別法,若與憲法相牴觸時,不受憲法的限制。但重大變故終止後,隨時可廢除此臨時性的條款,如此既免於修憲的繁重程序,又可應付當時國家情勢所需。其制訂、廢止歸國民大會職掌。
地崩山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土地崩裂,山嶺塌陷。形容遭受巨大變故或重大災難。如:「地震來襲,一時地崩山摧,居民死傷無數。」唐.李白〈蜀道難〉:「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
臨時政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家遇有大變革時,正式政府未產生,暫時組織一個代行政府職權的機關。如民國元年元旦,國父在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成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