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50.009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無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無遺類。《漢書.卷五二.竇嬰傳》:「有如兩宮將軍,則妻子無類矣。」
天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上天的威嚴。《書經.君》:「我亦不敢寧于上帝命,弗永遠念天威。」《三國演義》第九回:「主公登龍位,必有紅光紫霧,以壯天威耳。」
多歷年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經歷的時間久遠。《書經.君》:「率惟茲有陳,保又有殷,故殷禮陟配天,多歷年所。」《三國志.卷六.魏書.董二袁劉傳.袁術》南朝宋.裴松之.注:「桀、紂無道,秦、莽縱虐,皆多歷年所,然後眾惡乃著。」
虧於一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功虧一簣」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周武王滅了商朝,安定天下,聲威顯赫,四方蠻夷都來進貢。西方有個叫旅的國家,進貢了幾隻土產的獒犬。召公害怕武王玩物喪志,勸王繼續修德慎行,重視賢能,不要珍惜異物,以盡安定國家和保護人民的責任。如果不注意小節,最後會連累大德,就像堆積一座土山,已堆到九仞,只差一簣土了,卻不肯覆上去而放棄,功敗垂成,這實在太可惜了。「功虧一簣」出現在這席話中,比喻事情只差最後一步,卻因未能堅持到底而前功盡棄。
千歲一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孫鞅是功臣,冉子是皇親國戚,都還遭到這樣的命運,原因就是封地離京師太近,過於招搖。像古代太公望與邵公,就因為封在遠地而得以保全。今天燕國不斷攻打趙國,弄得趙國怨聲四起,您不如向北出兵救趙,平定燕國,然後就請以燕國為封地,這是百年難得一遇的機會啊!」「千載一時」這個成語的用法和「百代之一時」相同,都是形容機會十分難得,稍縱即逝。
壽陵忘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邯鄲學步」之典源,提供參考。 《莊子.秋水》且夫知不知是非之竟,而猶欲觀於莊子之言,是猶使蚊負山,商蚷馳河也,必不勝任矣。且夫知不知論極妙之言而自適一時之利者,是非埳井之蛙與?且彼方跐黃泉而登大皇,无南无北,然四解,淪於不測;无東无西,始於玄冥,反於大通。子乃規規然而求之以察,索之以辯,是直用管闚天,用錐指地也,不亦小乎!子往矣!且子獨不聞夫壽陵餘子1>之學行於邯鄲2>與?未得國能3>,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4>而歸耳。今子不去,將忘子之故,失子之業。 〔注解〕 (1) 餘子:弱齡未壯之子。猶今謂之年輕人、青少年。 (2) 邯鄲:趙國首都。在河北省西南部,與河南省接界處。 (...
枉轡學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邯鄲學步」之典源,提供參考。 《莊子.秋水》且夫知不知是非之竟,而猶欲觀於莊子之言,是猶使蚊負山,商蚷馳河也,必不勝任矣。且夫知不知論極妙之言而自適一時之利者,是非埳井之蛙與?且彼方跐黃泉而登大皇,无南无北,然四解,淪於不測;无東无西,始於玄冥,反於大通。子乃規規然而求之以察,索之以辯,是直用管闚天,用錐指地也,不亦小乎!子往矣!且子獨不聞夫壽陵餘子1>之學行於邯鄲2>與?未得國能3>,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4>而歸耳。今子不去,將忘子之故,失子之業。 〔注解〕 (1) 餘子:弱齡未壯之子。猶今謂之年輕人、青少年。 (2) 邯鄲:趙國首都。在河北省西南部,與河南省接界處。 (...
邯鄲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邯鄲學步」之典源,提供參考。 《莊子.秋水》且夫知不知是非之竟,而猶欲觀於莊子之言,是猶使蚊負山,商蚷馳河也,必不勝任矣。且夫知不知論極妙之言而自適一時之利者,是非埳井之蛙與?且彼方跐黃泉而登大皇,无南无北,然四解,淪於不測;无東无西,始於玄冥,反於大通。子乃規規然而求之以察,索之以辯,是直用管闚天,用錐指地也,不亦小乎!子往矣!且子獨不聞夫壽陵餘子1>之學行於邯鄲2>與?未得國能3>,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4>而歸耳。今子不去,將忘子之故,失子之業。 〔注解〕 (1) 餘子:弱齡未壯之子。猶今謂之年輕人、青少年。 (2) 邯鄲:趙國首都。在河北省西南部,與河南省接界處。 (...
市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市中買賣貨物的價格。《孟子.滕文公上》:「從許子之道,則市賈不貳。」宋.孫.疏:「從許子之道,則市價相若。」
壽陵失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邯鄲學步」之典源,提供參考。 《莊子.秋水》且夫知不知是非之竟,而猶欲觀於莊子之言,是猶使蚊負山,商蚷馳河也,必不勝任矣。且夫知不知論極妙之言而自適一時之利者,是非埳井之蛙與?且彼方跐黃泉而登大皇,无南无北,然四解,淪於不測;无東无西,始於玄冥,反於大通。子乃規規然而求之以察,索之以辯,是直用管闚天,用錐指地也,不亦小乎!子往矣!且子獨不聞夫壽陵餘子1>之學行於邯鄲2>與?未得國能3>,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4>而歸耳。今子不去,將忘子之故,失子之業。 〔注解〕 (1) 餘子:弱齡未壯之子。猶今謂之年輕人、青少年。 (2) 邯鄲:趙國首都。在河北省西南部,與河南省接界處。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