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49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佛口蛇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人嘴巴說得十分仁善,卻心懷惡毒。《五燈會元.卷二○.淨慈曇密禪師》:「古今善知識,佛口蛇心,天下衲僧,自投籠檻。」明.梅鼎祚《玉合記》第二○齣:「好兩個佛口蛇心,你且去殿上伺候,怕有客來,好生支應。」也作「蛇心佛口」。
在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留意、注意。《三國演義》第一九回:「二弟切宜小心在意,勿犯曹公軍令。」《西遊記》第五回:「你且權管那蟠桃園,早晚好生在意。」
人權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或政府不得任意剝奪、侵犯,甚至應積極提供個人表達和發展的機會,才能尊重個人尊嚴、包容差異,達到追求美好生活的目標。因此,人權教育實際上是關乎人類尊嚴的教育,也就是在幫助我們瞭解「人之所以為人」所應享有的基本生活條件,包括生理、心理及精神方面的發展,也讓我們檢視社會上有哪些問題是違反人類尊嚴,以及涉及公平、平等的問題,如種族主義、性別歧視等議題,從而採取行動,解決問題,去除阻礙人權發展的因素,建構一個美好的社會。進一步來說,藉由人權教育的實施,加強對人權的意識、瞭解、尊重、包容,而能致力於人權文化的建立,共同推展人類世界的...
至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極為完善。《禮記.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孔子家語.卷二.好生》:「期於至善,而不襲其為。」
出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指仕宦為官。《初刻拍案驚奇》卷九:「宣徽好生不忍,心裡要收留拜住回家成親,教他讀書,以圖出身。」《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六:「守了一世書窗,指望巴個出身,多少掙些家私。」
少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年輕。三國魏.阮籍〈詠懷詩〉一七首之八:「平生少年時,輕薄好絃歌。」《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少年夫妻卻也過的恩愛,只是看了許多光景,心下好生不然,時常偷掩淚流。」
哎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示驚異或痛苦的感嘆詞。元.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一折:「哎喲天!那兀的不送了我也這條老命!」《文明小史》第三九回:「哎喲!你一去這多年,連信也不給我一封,叫我好生記掛?」
錯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失去機會、耽誤。《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九:「好個小娘子,好生注意官人,可惜錯過了。」《紅樓夢》第四六回:「現成主子不做去,錯過這個機會,後悔就遲了。」也作「挫過」。
慈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仁慈而愛人,多指長輩對晚輩的愛而言。《後漢書.卷一六.寇恂傳》:「臣聞天地之於萬物也,好生;帝王之於萬人也,慈愛。」《紅樓夢》第一三回:「下一輩的想他素日慈愛,以及家中僕從老小想他素日憐貧惜賤、慈老愛幼之恩,莫不悲嚎痛哭者。」
建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建築構成。如:「一個人的美好生活是建構在他的努力上。」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