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賓朋滿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高朋滿座」之典源,提供參考。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據《全唐文.卷一八一.王勃》引)1>雄州霧列,俊彩星馳。臺隍枕夷夏之交,賓主盡東南之美。都督閻公之雅望,棨戟遙臨;宇文新州之懿範,襜帷暫駐。十旬休暇2>,勝友如雲。千里逢迎,高朋滿座。騰蛟起鳳,孟學士之詞宗;紫電青霜,王將軍之武庫。家君作宰,路出名區。童子何知?躬逢勝餞。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魏書.卷七一.夏侯道遷列傳》。 (2) 十旬休暇:十日為一旬。唐朝制度,做官者遇到旬日就休假,時稱「休沐」。〔參考資料〕 《魏書.卷七一.夏侯道遷列傳》道遷雖學不淵洽,而歷覽書史,閑習尺牘,札翰往還,甚有意理。好...
孫梓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文學觀點3 著作4 隱題詩 生平  孫梓評,一九七六年出生於高雄。東吳大學中文系畢業後就讀於花蓮東華大學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曾獲中央日報散文獎,台北文學獎,華航旅行文學獎,長榮寰宇文學獎,全國學生文學獎,雙溪文學獎等獎項。 文學觀點  孫梓評感覺自己總像是無時不在等待著聆聽,等待這個世界告訴他一些什麼,好讓他乾燥的生命可以有一些小小的濡濕。  面對已逝的青春時光,一再回顧之時,總是有不同的觀點,不忍心將它一筆勾銷,一言難盡,一蹋糊塗,凡此種種,都像是小小斷代回顧中的召喚,喚他們到耳邊,給自己可聆聽的線索...
七孔生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致天下大亂,群雄並起。其中以唐公李淵與瓦崗寨群雄的勢力最大。在第三○回的故事中,敘述隋煬帝派邱瑞和宇文成龍領兵破瓦崗寨,瓦崗寨軍師徐茂公施計,將宇文成龍拿下,斬下他的首級,送至宇文化及府中,並附上模仿邱瑞筆跡的書信。信中寫著:「你兒子恃功,不把我元帥放在眼內,屢次違我軍令,今已把他斬首,特此告知。」宇文化及大怒,即入朝拿與隋煬帝看,隋煬帝即派錦衣衛去捉拿邱瑞家屬,但早已人去樓空。宇文化及要煬帝立刻派官差前去邱瑞營中,令其自盡,煬帝即派官差飛奔瓦崗行事。邱瑞兒子邱福趕到邱瑞營中,告訴父親說,家人都在瓦崗城中安頓妥當,請邱瑞歸降。邱瑞聽後一時急得七竅生煙,主意全無。一會兒接到聖旨說皇上要賜死自己...
相時而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觀察時機再採取行動。《左傳.隱公十一年》:「相時而動,無累後人,可謂知禮矣。」《周書.卷四○.宇文神舉傳》:「顯和具陳宜杜門晦跡,相時而動。」
懿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良好的模範。今多用以稱讚女德。唐.王勃〈滕王閣序〉:「宇文新州之懿範,襜帷暫駐。」唐.皇甫枚《王知古》:「兒自移天崔門,實秉懿範;奉蘋蘩之敬,如琴瑟之和。」
引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引薦網羅。《三國志.卷五七.吳書.張溫傳》:「豔字子休,亦吳郡人也,溫引致之,以為選曹郎,至尚書。」《周書.卷二七.宇文測傳》:「太祖以深有謀略,欲引致左右,圖議政事。」
莫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古代的寶劍。相傳吳王闔廬使干將鑄劍,雌劍為莫邪,雄劍為干將。宋.宇文虛中〈在金日作〉三首詩之一:「莫邪利劍今安在,不斬姦邪恨最深!」明.葉憲祖《易水寒》第一折:「好比莫邪銛,干將快。」也作「鏌鋣」、「鏌邪」。
珠連璧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來比喻人才或美好的事物相匹配完美或同時薈集。出現「珠聯璧合」的書證如北周.庾信〈周兗州刺史廣饒公宇文公神道碑〉:「發源纂冑,葉派枝分;開國承家,珠聯璧合。」現代常用作祝賀新婚的頌辭。
若出一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潁川鄰寇境,又無山川之固,莫若頓兵襄城,而遣良將守潁川,則表裡俱固,人心易安,縱有不虞,豈足為患。」宇文泰令依猷策,思政固請,且約,賊水攻期年、陸攻三年之內,朝廷不煩赴救。已而陷於高澄,身為俘虜。慕容紹宗6>挫敗侯景,一時將帥皆莫及,而攻圍潁川,不知進退,赴水而死。吳明徹7>當陳國衰削之餘,北伐高齊,將略人才,公卿以為舉首,師之所至,前無堅城,數月之間,盡復江北之地。然其後攻周彭城,為王軌所困,欲遏歸路。蕭摩訶請擊之,明徹不聽,曰:「搴旗陷陳,將軍事也;長算遠略,老夫事也。」一旬之間,水路遂斷。摩訶又請潛軍突圍,復不許,遂為周人所執,將士三萬皆沒焉。此四人之過,如出一轍。 〔注解〕 (1) ...
如循一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潁川鄰寇境,又無山川之固,莫若頓兵襄城,而遣良將守潁川,則表裡俱固,人心易安,縱有不虞,豈足為患。」宇文泰令依猷策,思政固請,且約,賊水攻期年、陸攻三年之內,朝廷不煩赴救。已而陷於高澄,身為俘虜。慕容紹宗6>挫敗侯景,一時將帥皆莫及,而攻圍潁川,不知進退,赴水而死。吳明徹7>當陳國衰削之餘,北伐高齊,將略人才,公卿以為舉首,師之所至,前無堅城,數月之間,盡復江北之地。然其後攻周彭城,為王軌所困,欲遏歸路。蕭摩訶請擊之,明徹不聽,曰:「搴旗陷陳,將軍事也;長算遠略,老夫事也。」一旬之間,水路遂斷。摩訶又請潛軍突圍,復不許,遂為周人所執,將士三萬皆沒焉。此四人之過,如出一轍。 〔注解〕 (1)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