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逸群之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超出眾人的才能。《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唐.楊烱〈後周青州刺史齊貞公宇文公神道碑〉:「有如荀羨,獨負逸群之才;不學江逌,空有連雞之喻。」
六官之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故事由蘇綽著手,死後由盧辯完成的官制改革即是復古維新最明顯的表現。此一改革係模仿「周禮」中所載的周官而來。宇文泰發覺廢西魏皇帝,自立為帝,見國號為周,即依此志向而來。「周禮」所述的周關係以六卿為天、第、春、夏、秋、冬六官府的首長,統領自己的官屬,直接與天子連繫。各官府含有後世中央集權所無的自立性。這種分工關係形成了整體和諧的統治世界。自立與統一交織而成的世界才是有秩序的王道世界。整體的公共世界因各官吏對職務的自發性而獲得由下而上的支持。由此可知西魏模仿周官創出「六官之制」的意義。為與此相互配合西魏和北周的官致中並無所謂...
北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朝代名。(西元557~581)北朝諸朝之一。鮮卑族宇文泰之子宇文覺廢西魏主自立,國號周,建都長安(今陝西西安市),史稱為「北周」。至武帝滅北齊,統一北方,傳至靜帝為楊堅所篡,共歷五帝、二十五年。也稱為「後周」。
九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北周官秩的等級。宇文泰為魏作九命之典,以第一品為九命,第九品為一命,每命又分為二級。見《周書.卷二.文帝紀下》。
山公啟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代山濤任吏部尚書,擅於擢拔人才,每有官缺,均先親自選題數人,寫成奏章,密啟皇帝選錄,然後公奏,故舉無失才,時稱為「山公啟事」。見《晉書.卷四三.山濤傳》。後用以稱揚荐賢舉能,知人明鑒。唐.張九齡〈奉和吏部崔尚書雨後大明朝堂望南山〉詩:「山公啟事罷,吉甫頌聲傳。」唐.李商隱〈贈宇文中丞〉詩:「人間只有嵇延祖,最望山公啟事來。」
括戶政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代宗廣德二年,西元764年),按耕地保有額徵稅,至此已經正式承認大土地所有制。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宇文泰、安史之亂英文關鍵字:Yuwen Tai、An Lushan Rebellion 出處李永熾/著。中國全集2歷史中國,1982年出版,頁128~129。錦繡出版社有限公司。
綺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年少之時。《文苑英華.卷六九九.北周.宇文逌.庾信集序》:「綺年而播華譽,齠歲而有俊名。」也作「綺歲」。
風雲之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雄大高遠的心志。《晉書.卷八七.涼武昭王李玄盛傳》:「吾少無風雲之志,因官至此,不圖此郡士人忽爾見推。」北周.庾信〈周袞州刺史廣饒公宇文公神道碑〉:「始遊庠塾,不無儒者之榮,或見兵書,遂有風雲之志。」
府兵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當時擔任柱國大將軍和將軍的大多是胡族,其中亦雜有關中的在鄉豪族。胡族的這些柱國大將軍和大將軍大多與宇文泰同為武川鎮出身的同志。宇文泰自己也是柱國大將軍之一,但他以都督中外諸軍事的名義統領中央禁軍及所有府軍,故其地位高於柱國大將軍。各地的鄉兵也隨統帥編入此一軍事組織系統。此一組織系統後來逐漸發展至全民皆兵的軍事體制。這可能跟胡族全民皆兵的傳統習俗有密切關係。府兵制最初由誰構想而成,史無明載、可能是蘇綽,因為當時任
虎死留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人死後留美名於後世。宋.鄭樵《夾漈遺稿.卷三.與景韋兄投宇文樞密書》:「人死留名,虎死留皮。」也作「豹死留皮」。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