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0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豐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農田收成富足的年頭。《詩經.周頌.豐年》:「豐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廩。」
王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指某方面特別優秀或富足的國家。[例]美國是世界最大的汽車王國。
優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富足、充足
樂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和平安樂的美好地方。[例]能生長在臺灣這塊經濟繁榮、生活富足的樂土上,是我前輩子修來的福氣。
節流開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謹慎地維持這方面的和諧安定,節省不必要的支出,盡量開發其他財源,並時時考量調整各項收支,這樣天下就會富足,君主也不用為財政問題而煩惱了。後來「開源節流」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開發財源,節省支出,以儲蓄財力。
豐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富足、充足。《三國演義》第九七回:「時孔明兵強馬壯,糧草豐足,所用之物,一切完備。」《紅樓夢》第六五回:「當下十來個人倒也過起日子來,十分豐足。」也作「豐實」。
富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家富足而強盛。《楚辭.屈原.九章.惜往日》:「國富強而法立兮,屬貞臣而日娭。」
殷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殷實富足。《三國演義》第一一回:「徐州殷富,戶口百萬。」初刻拍案驚奇.卷一:「至今子孫繁衍,家道殷富不絕。」
舍本逐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士容論.上農》一文,講的是當時的農業政策。力陳人民務農對國家的影響,直指人民從事農業就會因生產富足而不肯輕易遷徙。不務農而從事工、商,則農作物產量減少人民就會輕易遷徙,無心安居故土。且民捨本而事末,會變得好耍小聰明狡滑多詐,善於玩弄法律,顛倒是非。後來「捨本逐末」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且多借指不求事物的根本大端,只重視微末小節。另外據《戰國策.齊策四》載,齊國使者對於趙孝威太后見面先問齊國歲收、百姓安好,才問候齊王這件事,感到不滿。於是趙孝威太后回說:「苟無歲,何以有民?苟無民,何以有君?故有問舍本而問末者耶?」意思是:「如果沒有歲收,怎麼會有人民?沒有人民,怎麼會有國君?哪有捨去根...
背本趨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士容論.上農》一文,講的是當時的農業政策。力陳人民務農對國家的影響,直指人民從事農業就會因生產富足而不肯輕易遷徙。不務農而從事工、商,則農作物產量減少人民就會輕易遷徙,無心安居故土。且民捨本而事末,會變得好耍小聰明狡滑多詐,善於玩弄法律,顛倒是非。後來「捨本逐末」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且多借指不求事物的根本大端,只重視微末小節。另外據《戰國策.齊策四》載,齊國使者對於趙孝威太后見面先問齊國歲收、百姓安好,才問候齊王這件事,感到不滿。於是趙孝威太后回說:「苟無歲,何以有民?苟無民,何以有君?故有問舍本而問末者耶?」意思是:「如果沒有歲收,怎麼會有人民?沒有人民,怎麼會有國君?哪有捨去根...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