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6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87.473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故宮(郭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俯瞰故宮,京畿景觀華美如織,郭柏所喜的寒暖色交替運用,在此盡情發揮。因油彩薄塗,接近不透明水彩的感覺。本作為正午日光由上直下,建築物本身形成逆光的形影。北平故宮是郭柏最喜歡的題材。他並未留下太多這一系列作品;大半為本省聞人陳逢源收藏。他畫故宮固然受到日本名家梅原龍三郎的影響,不過畫中的故都氣派與他的氣質相吻合。
幕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日本自奈良時代(西元八世紀)後,政權漸落入諸侯手中,形成如中古西歐的封建制度。到十二世紀,更演變成幕府政治,天皇無權,掌權諸侯以大將軍名義組成幕府,管理中央政府,而地方諸侯仍互相吞併不已。到十六世紀,德幕府掌權,拒絕外國傳教士傳道、商人貿易,且不准日本船隻航行海外,實行閉關自守政策,此後兩百年進入所謂「鎖國時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省名。因境內有岷江、沱江、嘉陵江、長江四大,故名。位於長江上游,面積三十萬零三千三百一十八平方公里。因其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易於防守,也稱為「天府之國」。簡稱為「」。
秋沙(普通秋沙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Mergus merganser
體長62~65公分。喙紅色,細長,先端向下鉤,腳橙色,尾下覆羽灰色。雄鳥繁殖羽頭至上頸為暗綠色帶有光澤,冠羽不明顯;背部中央為黑色,兩側為白色,下頸、胸、腹部為白色,少部分個體會略帶粉紅色;飛行時可見覆羽、翼鏡為白色,初級飛羽黑色。雌鳥頭至上頸則為紅褐色,具冠羽,下頭、背部、上胸、脅為灰色,腹部白色,飛行時可見中、小覆羽、背至尾羽為灰色;大覆羽、翼鏡為白色,初級飛羽黑色。雄鳥非繁殖羽與雌鳥相似,但冠羽不明顯,飛行時可見翅膀白色部分較廣。
共3亞種,分布於北半球的針葉林帶至溫帶地區。指名亞種繁殖地包括歐洲中部、中國大陸東北及日本等地;冬天則遷徙至歐洲中部及南部、中國大陸東岸及日本。M.m. comatus亞種繁殖地位於亞洲中部、西藏高原、阿富汗;冬季則南下遷徙至印度北方。北美洲亞種M.m. americanus繁殖地位於加拿大、阿拉斯加及美國加州;冬天則往南遷徙至美國南部及墨西哥北部。
夏天多棲息於河流及淡水湖泊;冬天則棲息於淡水之湖泊、河口環境。食物以魚類為主。平時很少發出叫聲,交配時雄鳥會發出兩聲鳴聲,雌鳥則是變化較多的“kerr”及“karr”聲。
鳥綱(Class Aves)
雁形目(Order Anseriformes)
雁鴨科(Family Anatidae)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逝去的流水。比喻逝去的時間事物。南朝宋.鮑照〈松柏篇〉:「東海迸逝,西山導落暉。」唐.溫庭筠〈蘇武廟〉詩:「茂陵不見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
學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宋左圭編,十集,一百種。取漢.揚雄《法言》中「百學海而至於海」之義。所收以唐、宋人著述為多,間有晉代及六朝的作品。是宋代彙刻書僅存於現今者,後世刻叢書多仿效之。明吳永有《續百學海》,馮可賓有《廣百學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縣名。位於今甘肅省。在平涼市東,當隴山、橫嶺斷絕處。濱涇河南岸,扼西安至蘭州的主要公路。高粱、粟、黍為主要農產。縣境西汭河畔有西王母廟,相傳周穆王駕八駿會西王母於瑤池,即是此地。
一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早山一會(1906~1992)日裔美國人,出生於加拿大溫哥華(Vancouver B.C.),先後就讀於曼尼托巴大學(University of Manitoba)、麥吉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一九三五年自威斯康辛大學(The University of Wiscosin)獲得博士學位。
  早最初在其母校威斯康辛大學教英語及語言藝術,然後任教於伊利諾技術學院(Illinoi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939~1947)、芝加哥大學(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1950~1955),及舊金山州立學院(S...
上游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上游永龍生活於晚侏羅世早期。上游永龍是肉食恐龍,屬巨齒龍科。上游永龍體長約8公尺,站立時高4公尺。頭骨高大粗壯,上有六個孔,眼睛很大,視力較強。脖子短而粗,尾巴長而有力,是奔跑時的平衡器。它前肢短小,有利爪,後肢長而粗壯,主要靠後肢走路。牙齒長而鋒利,形似匕首。專門攻擊和捕食馬門溪龍、峨嵋龍等素食恐龍。 分布於四上游縣永水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河名。源出甘肅省清水縣的湯峪,西南流納後河,注入渭水。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