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25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五花爨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金元時流行於北方的戲劇。一般由末泥、引戲、副淨、副末、裝孤五人組成演出,故稱為「五花爨弄」。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二五.院本名目》:「院本則五人:一曰副淨,……一曰副末,……一曰引戲,一曰末泥,一曰孤裝。又謂之五花爨弄。」《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凡一應吹簫、打鼓、踢毬、放彈、勾欄、傀儡、五花爨弄諸般戲具,盡皆施呈。」
|
弄狗相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唆使兩隻狗互咬來。比喻唆使兩人中的一方故意製造問題,挑起兩人的爭端。如:「他這叫做『弄狗相咬』,製造糾紛。」
|
搬弄口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調唆、搬弄是非。如:「他們之間的誤會已夠深,你就別再搬弄口舌了!」也作「搬口弄舌」。
|
調嘴弄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長道短,搬弄是非。《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這早晚,東方將亮了,還不梳妝完,尚兀子調嘴弄舌。」也作「調脣弄舌」、「調舌弄脣」、「調嘴調舌」、「調嘴學舌」。
|
嘲風弄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人吟詠風月一類的作品。《警世通言.卷三二.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生性風流,慣向青樓買笑,紅粉追歡,若嘲風弄月,到是個輕薄的頭兒。」也作「嘲風詠月」。
|
弄璋之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恭喜人生男孩的賀詞。明.趙弼〈木綿庵記〉:「喜公有弄璋之慶,萬事足矣。」也作「弄璋之喜」。
|
弄斧班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班,魯班,古代巧匠。「弄斧班門」比喻在行家面前賣弄本領,不自量力。明.高濂《玉簪記》第一六齣:「小生略記一二,弄斧班門,休笑,休笑。」《儒林外史》第二八回:「先生大名,如雷灌耳。小弟獻醜,真是弄斧班門。」也作「班門弄斧」、「般門弄斧」。
|
搬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翻動、搬動。如:「你最好不要搬弄這些書籍。」
2.挑撥是非。元.馬致遠《漢宮秋》第三折:「枉與漢朝結下這般讎隙,都是毛延壽那廝搬弄出來的。」元.李壽卿《伍員吹簫》第一折:「他在平公面前,搬弄我許多的是非。」
3.賣弄、誇耀本事。如:「他總愛搬弄自己的那點知識。」
4.表演、扮演。元.紀君祥《趙氏孤兒》第二折:「向這傀儡棚中,鼓笛搬弄,只當作場短夢。」也作「般弄」。
|
弄性尚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好使性子、愛耍脾氣。《紅樓夢》第四回:「這薛公子的混名人稱『呆霸王』,最是天下第一個弄性尚氣的人。」
|
撮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玩弄戲耍。《紅樓夢》第六八回:「我又是個心慈面軟的人,憑人撮弄我,我還一片痴心。」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四齣:「把俺胡撮弄,對寒風雪海冰山,苦陪觴詠。」
2.教唆、唆使。《西遊記》第七六回:「真個行者暗笑道:『也是捉弄獃子一番!』就把繩兒扣在他腰裡,撮弄他出戰。」《儒林外史》第二四回:「自然是石老鼠這老奴才把卜家的前頭娘子賈氏撮弄的來鬧了!」
3.變戲法。《通俗編.俳優》:「撮弄亦名手技。即俚俗所謂做戲法也。」
4.料理、整理。《金瓶梅》第二一回:「不知怎的撮弄,陪著不是,還要回爐復帳,不知涎纏到多咱時候。」《二刻拍案驚奇》卷三八:「即時奔往鬧熱衚衕,只揀可口的魚肉葷肴,榛松細果,買了偌多,撮弄得齊齊整整。」
5.胡亂撮合。《儒林外史》第四回:「眼見得二姑娘也要許人家了,又不知撮弄與個甚麼人!」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