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2.89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淨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稱使往生西方淨土的修行。唐.孟銑〈釋淨土群疑論序〉:「以平昌孟銑早修淨業憑為序引。」清.錢謙益〈仙壇倡和〉詩一○首之三:「已悔六時違淨業,誰傳四始立詩宗?」
稱名念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佛教淨土宗的修行方法之一。用口誦阿彌陀佛的名號攝心,累積功德,以達到往生極樂淨土的目標。《無量壽經連義述文贊.卷中》:「有說淨土之行雖復眾多,唯有二類。一緣事行,稱名念佛故;二依理行,息攀緣故。」
阿彌陀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典籍。後秦鳩摩羅什譯,一卷。內容敘說阿彌陀佛淨土的種種,並強調若人在七日中心志集中的念阿彌陀佛,死時心不顛倒,阿彌陀佛自會來接引往生淨土。此經和《觀無量壽佛經》、《無量壽經》合稱為「淨土三經」。是中國流傳最廣的經典之一。
觀想念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淨土宗的修行方法之一。修行者專注觀想阿彌陀佛形像、功德的方法。修行者可由此方法得證三昧的境界或往生淨土。
手擊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徒唸經時,手中所持用的小磬。《儒林外史》第二○回:「老和尚還走到自己房裡,被了袈裟,拿了手擊子,到他柩前來念『往生咒』。」也稱為「手磬子」。
安樂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佛教經典所敘的西方極樂世界。讚阿彌陀佛偈:「願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
四無色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佛教宇宙觀中四種沒有物質性的天界。在此沒有國土、宮室、身體等物質的存在。是修四無色定的修行者死後往生之處。四無色天為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也稱為「四空天」、「四空處」。
佛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佛教淨土宗的修行方法。一群修行淨土法門的佛教徒,於七日之中專心念佛、拜佛,以願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為目的的修行法。或稱「打念佛七」、「打淨七」。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