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08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更弦易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貴族們就有怨言。由此可見,這些人之所以讒謗晏子,並非因為晏子治理不好,而是因為晏子的改革,讓他們既得利益受損,所以才說壞話攻擊他。晏子又請景公不要因此而停止改革,反而要澈底放棄舊路,改行新政,這樣不出三年,就會有好的政聲。這兩個典源一用「更張」,一用「改轍」,後來被合用演變成「改弦易轍」,用來比喻改變制度、做法或態度。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作事積極或及早者,能獲得利益。如:「你沒聽過『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嗎?你的惰性再不改,一輩子也不會出人頭地。」
鷸蚌相爭,漁人獲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雙方爭持不下,而使第三者獲利。參見「鷸蚌相持,漁人得利」條。《冷眼觀》第二○回:「好在是他們抱的兒子當兵不肉疼,苦有大家來吃,便宜只是幾個少數人去討,這不同鷸蚌相爭,漁翁獲利嗎?」
漁翁之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他人衝突矛盾中取得的利益。參見「鷸蚌相持,漁人得利」條。《老殘遊記》第一一回:「甲午為日本侵我東三省,俄德出為調停,借收漁翁之利,大局又為之一變。」
鷸蚌相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持,相挾持。「鷸蚌相持」猶「鷸蚌相爭」。見「鷸蚌相爭」條。01.元.尚仲賢《氣英布》第二折:「權待他鷸蚌相持俱斃日,也等喒漁人含笑再中興。」02.《醒世恆言.卷八.喬太守亂點鴛鴦譜》:「李都管本欲唆孫寡婦、裴九老兩家與劉秉義講嘴,鷸蚌相持,自己漁人得利。」 
鷸蚌相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消攻打燕國的計畫。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鷸蚌相爭」,比喻雙方爭執不相讓必會造成兩敗俱傷,而讓第三者獲得利益。
患得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患得患失」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孔子是春秋時代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曾說:「人格低下的人是不能侍奉君王的,因為他們只注重名利,沒得到前害怕得不到,得到了又擔心會失去。如果擔心到手的名利失去的話,為了繼續保有它,他們就什麼事都做得出來。」這就是說,如果君主身邊的人品德不好的話,他們為了保有既得利益,就會無所不用其極,影響朝政,蒙蔽視聽,進而使國家人民受到危害,所以這種人是絕對不能事君的。孔子用「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說明小人對名利得失的憂慮。後來「患得患失」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形容人的得失心很重。
鷸蚌相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消攻打燕國的計畫。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鷸蚌相爭」,比喻雙方爭執不相讓必會造成兩敗俱傷,而讓第三者獲得利益。
投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趁機得利。《資治通鑑.卷九○.晉紀一二.元帝太興元年》:「今若偏加除署,是為謹身奉法者失分,僥倖投射者得官,頹風傷教,恐從此始。」
著作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包含著作人格權與著作財產權,屬於無體財產權之一種。著作人格權指公開發表權、姓名表示權及禁止不當修改權等三種權利;著作財產權指重製權、公開口述權、公開播送權、公開傳輸、公開上映權、公開演出權、公開展示權、散布權、改作權、編輯權及出租權等。著作財產權,原則上存續於著作人之生存期間及其死亡後五十年。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