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390.6263 ms
共 14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遺棄、排斥。如:「擯於門外」、「擯而不用」。《後漢書.卷八○.文苑傳下.趙壹傳》:「而恃才倨傲,為鄉黨所擯,乃作解擯。」唐.章懷太子.注:「擯,斥也。」
|
深居罕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深居簡出」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韓愈(西元768∼824),字退之,通六經百家之學,創作頗多;崇尚儒學,排斥佛老思想。唐代由於佛教鼎盛。因此,當時的文人及達官貴人,多與僧侶往來,互贈詩文。〈送浮屠文暢師序〉就是韓愈贈予僧侶文暢的文章。文中表達了他一貫擁護儒家仁義道統的立場。他認為:在天下未教化之初,人民和禽獸是沒有什麼不同的。後來聖人出現,治理天下,因為施行仁義和禮樂刑政,人民才得以安逸的生活,也正因為仁道,才能世世代代相傳而固守著傳統的文化,就像鳥兒,一低頭就是要覓食;一抬頭,就會環顧四方;野獸們藏身在隱僻的深山,很少出來活動。這都是因為害怕其他的動物會傷害自己,因而時時提高警覺...
|
吸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排斥、放棄
|
借題發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除弊興革的政策,反被大臣借這個機會來營謀私利、玩弄私權。「借題修隙」就是借「剔弊防奸」為題目,來作「排斥異己」的發揮。「借題」有一點類似「趁機」的意思。《盛明雜劇》卷二○錄了一齣明代王衡《鬱輪袍》雜劇,這齣戲的第二折寫了岐王本來要王維創作新曲來為九公主祝壽,如果王維願意,就要推介他為狀元。結果這件事被劇中的主角知道了,又得知岐王並未曾親見過王維,所以就動了歪主意,準備冒充王維。但是自己又不會作新曲,就想到前日在悲田院曾聽過有人彈了一首琵琶曲叫〈鬱輪袍〉,這曲子應當未被收入樂譜中。自己不妨隨便模仿模仿,反正只是「借題發揮」,像不像沒啥關係。這裡的「借題發揮」就是借著〈鬱輪袍〉這題目,來讓自己發揮...
|
獨排眾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堅持自己的主張,排斥眾人的議論。如:「當大家都覺得應該放棄這個企劃案時,惟有他獨排眾議認為應該繼續下去。」
|
家庭雕塑_(Family_sculpting)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己去取悅別人,這種人會不斷地去贊同別人,討好型的人缺乏內在價值感,常覺得沒有人喜歡他們,害怕被別人排斥,常常為重要他人做太多事情。2. 責備型:犧牲別人來維護自己,這種人有支配傾向,常常會批評別人,責備型的人內在常有寂寞和不成功的感覺。為了維護自我價值感,他們藉著指責別人把錯誤的責任推到別人身上。3. 超理智型:他們像是一部沒有情感的電腦,常常以道理和分析作為溝通的方式,超理智型的內在易受傷害,所以把情感鎖緊,避免挫折,卻因此常常造成別人對他們的疏遠。4. 打岔型:表達的方式會離開主題且缺乏意義,用開玩笑或是提出其他主...
|
教育行政的研究典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tionalistic paradigm)研究特徵:尋找因果關係。認知方法:實證分析。價值變數:嚴格排斥。研究目的:尋找現象之定理通則,強調研究結果的類化性,以利預測與控制。(註一) 自然典範(naturalistic paradigm)研究特徵:力求理解。認知方法:觀察釋義。價值變數:順其自然。研究目的:了解並詮釋現象主體的意義,強調個別性的深入了解與釋義性。 批判典範(critical paradigm)研究特徵:檢討批判。認知方法:價值批判。價值變數:批判改進。研究目的:揭露現象背後的價值觀與意識型態,透過批判以求...
|
汙名化認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之族群持負面評價,認為其文化較為落後、卑微等,削弱其認同感,產生對自己所屬團體認同上的危機,甚至可能排斥其母文化及表徵,而向主流文化靠攏或被同化。註1目錄1 汙名化認同相關事件1.1 汙名化認同之於台灣原住民1.2 汙名化認同之於非洲地區人民2 參考資料 汙名化認同相關事件 汙名化認同之於台灣原住民台灣早期漢人看待原住民持較負面的態度,此現象可自漢人對原住民的行為舉止中發現,其中包括對原住民冠以「番」、「山胞」等具負面意義之詞彙,且對於原住民的文化與生活習慣,也一貫以相同的價值觀與方式加以 |
擯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排斥、遺棄。漢.劉向《列女傳.卷六.齊孤逐女》:「孤無父母,擯棄於野,無所容止。」《警世通言.卷三一.趙春兒重旺曹家莊》:「我因自小務外,親戚中都以我為不肖,擯棄不納。」
|
對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兩種事物互相敵對、排斥、牴觸。宋.葉適〈上光宗皇帝札子〉:「至於對立鼎峙,雌雄所爭,則必隆其委任,多其分畫。」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