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32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白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令三十餘首,套數二首 詞天籟集二百篇本為詞集,今人唐圭璋《全金元詞》中收其詞一O四首 評論詞《四庫提要》評白樸之詞「清雋婉逸,音愜韻諧,可與張炎玉田詞相匹,以製曲掩其詞名,故沉晦者越數百年。」劉大杰評其詞云:「他的生活嚴正,品格很高,在他的詞裏,透露出故國禾黍之悲,如<石州慺>云:「少陵野老,杖藜潛步江頭,幾回欽恨吞聲哭。歲暮意如?怯秋風茅屋"」其思想感情,表現甚明。散曲白樸的散曲頗為俊逸有神,若論其風格則豪放、清麗皆有,而以清麗為多,任訥在《散曲概論》,稱樸為豪放之尤者,而朱權之《太和正音譜》評其「如鵬摶九霄,風骨磊...
王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治中,僅一年餘又罷官,從此終老於家。 事蹟 王充是個極富爭議的人物,歷來評價兩端。《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貶重於褒,認為:「其言多激……,露才揚己,好為物先,……然大抵訂偽砭俗,中理者多,亦殊有裨於風教。」。章炳麟《檢論》則褒重於貶,認為王充:「作為《論衡》,趣以正虛妄,審鄉背,懷疑之論,分析百耑,有所發擿,不避上聖,漢得一人焉,足以振恥,至於今亦尟有能逮者也。」但也說他:「然善為鋒芒摧陷,而無樞要足以持守,惟內心之不光熲,故言辯而無繼。」二十世紀後半以來,由於王充的批判性文風與唯物色彩特別受到青睞,正面的評價幾已呈一面...
詞華典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遣詞華麗,用典豐贍。《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七○.史部.地理類三.武林舊事》:「今考所載,體例雖仿孟書,而詞華典贍,南宋人遺篇剩句,頗賴以存。」
集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文詞曲小說等一類書的總名稱。《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一四八.集部.總序》:「集部之目,楚辭最古,別集次之,總集次之,詩文評又晚出,詞曲則其閏餘也。」也稱為「丁部」。
游談無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言談虛浮不實,毫無根據。《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一七一.集部.別集類二四.篁墩集》:「敏政學問淹通,著作具有根柢,非游談無根者比。」
干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輯本,互有詳略,然馬、黃多者二事,孫多者七事,較其得失,孫本為優”。(尚秉和語,見《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另外,根據其它典籍記載︰干寶還撰有︰《易音》、《毛詩音》、《周官禮注》、《答周官駁難》、《周官音》、《后養議》、《春秋左氏函傳義》、《春秋序論》、《正音》、《立言》等。參考資料:http://www.china10k.com/trad/history/3/32/32z/32z04/32z0417.htm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2061...
嗜古不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裡的「援古恐其食生不化也」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一味守舊而不知變通。出現「食古不化」書證如《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一七一.集部.別集類二四.空同集》:「平心而論,其詩才力富健,實足以籠罩一時,而古體必漢魏,近體必盛唐,句擬字摹,食古不化,亦往往有之。」
秦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沈雄《古今詩話》:「子瞻辭勝乎情,耆卿情勝乎辭;辭情相稱者,為少游一人而已。」4.《四庫全書提要》:「觀詩格不及蘇、黃,而詞則情韻兼勝,在蘇、黃之上。」5.李清照《詞論》:「專主情致,而少故實。」 特色簡介秦觀是「蘇門四學士」之一,詩詞文都很出色,但成就最大的還是詞,著有《淮海詞》。不過秦詞沒能繼承蘇軾的豪放風格,主要是受當時風行的柳永詞影響比較大,因而成為婉約詞派的重要作家,多寫情愁二字。但他拋棄了柳詞「俗」的方面,使婉約詞走向雅化;又能把身世坎坷之感融進詞裡,使秦詞具有深婉的一面。語言平易工致而又音韻和諧,風...
門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學問入門的方法。清.江藩《經解入門.門徑不可不清》:「四庫提要為讀群經之門徑。」
林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林紓青年時代便關心世界形勢,認為中國要富強,必須學習西方。中年之後,盡購中國所有東西洋譯本並讀之,提要鉤元而會其通,為省中後起英雋所矜式。 著作譯本:•著作《巴黎茶花女遺事》,法國小仲馬,林紓、王壽昌合譯(1895)•《吟邊燕語》,莎士比亞著,林紓、魏易合譯。(1903)•《伊索寓言》,希臘伊索(1903)•《利俾瑟戰血餘腥記》林紓、曾宗鞏譯(1904)•《黑奴籲天錄》,即《湯姆叔叔的小屋》,美國斯托夫人,林紓、魏易合譯(1905)•《迦因小傳》,英,亨利•萊特•哈葛德(H•R•Haggard)(1905)•《埃及金字...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