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8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8.129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兩敗俱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兩敗俱傷」是說雙方爭戰,可能因此都受到損傷。這句話出自於《新五代史.卷三八.宦者傳.論》。在傳中,論及自古以來宦官的禍害遠超過女色。因為宦官最親近國君,在照顧日常生活起居中,有很多機會,可獲得國君的信任,而讓國君逐漸疏遠忠良賢臣。於是國君慢慢地被宦官把持,禍害因而潛伏滋長,等到有一天國君發覺情形不對,終於想要重新信任忠臣來圖謀改善。但是如果動作太慢,禍患必然加深;如果動作太猛,則宦官可能因此挾持國君。遇此狀況,縱有聖賢明智之君臣,也難有所作為,最後還可能弄得雙方都受到傷害。後來「兩敗俱傷」這句成語就從這裡的原文「俱傷而兩敗」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兩者相爭,俱受損傷。
學生次級文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與結果。學生次級文化具有一定功能,一方面協助學生適應學校生活,另方面影響學校正式組織,促使學校環境改善。是交互作用的結果:學生次級文化表現的特質,會促成學校行政、課程、教學的改變;學生團體、行政人員、教師團體均與學生次級文化產生互動。是一種「過渡性」的產物:青少年處於兒童期轉變到成人期的過渡期中,因此,所形成的次級文化是過渡時期的產物,表現獨立自由,企求使自己順利轉至成人世界。在這過程中,基本上是順應學校生活的方式,並非刻意抗拒成人文化的價值體系。但若學校文化無法滿足學生所需,則學生可能會對學校產生厭惡,形成消極性或反...
人道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定義2 內容說明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定義Humanitarianism可譯為人道主義或人道精神,依其字面上的解釋為:「幫助或改善人民的福祉;拯救人民生命或減輕傷患的痛苦;積極從事增進人民福祉或社會改革的工作」;其最初的起源於十九世紀國際紅十字協會的創立原則,於戰爭期間救援傷患、減輕人類痛苦。(註1) 內容說明近年來,人道主義更進一步解釋為:承認人人生而平等,主張超越性別、階級、年齡、地域、宗教等藩籬,互相尊重扶持,同情老弱殘疾,悲憫受苦難且被壓迫的人民,以謀求全人類共同的安定和福祉;並進一步愛護萬物、尊重生命...
年齡性別金字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均壽命短。通常是經濟落後地區或低度發展國家才會出現此種圖形。如:第三世界。2.高金字塔型:公共衛生改善、醫療進步,死亡率下降,出生率也逐步降低,使得青壯年人口多。通堂是開發中國家。如:早期台灣。3.彈頭型:出生率、死亡率皆低。因產子意願不高,幼年人口比例明降低;人均壽命延長許多,老年人口增加。基本上都是已開發國家才會出現,也顯示出正邁向高齡化社會的處令。如:歐美各國、日本。(註2)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年齡性別金字塔英文關鍵字:age-sex pyramid 參考文獻註1:葉正。社會學詞彙。台北:風雲論壇。 P.9註2:...
重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特別注意、看重。如:「學校除了教導學識外,更要特別重視學生的人格教育。」
會心團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標朱秉欣(1975)認為,會心團體是藉由團體成員間的交互反應,而促成個體成長發展,便利成員間的溝通,改善成員之間的關係。Eddy和Lubin(1971)也認為,會心團體強調擴充成員的知覺,探索內心與人際關係,解除內在的壓抑,達到個人的成長。 過程Rogers(1970)依會心團體心理轉變可能的序階,劃分成15個階段,這些階段能使領導者了解成員的心理與行為表現,作為帶領團體指標。1. 蘑菇:團體剛開始時,領導者讓成員有相當大的自由,成員不必為團體的發展方向負責。2. 不願意探索自我和表達自我:在這個階段,成員不希望再公眾面...
推本溯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推求根本,找尋源頭。形容探求事物的源頭起因。如:「推本溯源,這件事應從改善人民的生活著手。」
中美建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理國務卿格林在記者會上表示,「排除中國,將不可能進行國際對話和解決國際問題」,闡明美國政府希望與中國改善關係的立場。另一方面,由於中蘇之間出現摩擦,北京當局也開始重新檢討中美關係的基本結構。雖然美國曾因介入高棉戰爭使得中美關係再次冷卻,但因為第25屆聯合國大會各國的動向,以及中南半島戰爭的固定化,以及美軍也確實依「尼克森主義」撤退,使愛面子的北京政府保住威信與顏面,因此中美關係開始有新的進展。 尼克森訪問中國1971年,中美兩國已第31屆世界杯桌球賽為契機,展開劃時代的「乒乓外交」。北京政府邀請美國桌球隊、記者團訪問中國...
合理化作用(Rationalization)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這些藉口的目的是在意識上使自我感到舒適。但若貪圖這種舒適,而將自編自找的理由信以為真,現實情況便難有改善。合理化有三種表現:一是酸葡萄心理,即把得不到的東西說成是不好的;二是甜檸檬心理,即當得不到葡萄而只有檸檬時,就說檸檬是甜的。三是推諉(projection),此種自衛機制是指將個人的缺點或失敗,推諉於其他理由,找人擔帶其過錯。三者均是掩蓋其錯誤或失敗,以保持內心的安寧。酸葡萄心理、甜檸檬的自我解嘲方式,都是為減低痛苦與衝突,選擇性地相信特定解釋,或是刻意強調或忽視某些事實,以得到讓自己舒服的解釋。 應用與舉例常見合理...
訴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要求、請求。如:「這次勞工團體代表的訴求重點,在於要求資方改善工作環境及減少加班次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