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8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44.221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域為教育、自然科學、社會和人文科學、文化、傳播及資訊等方面。在教育方面,UNESCO自創建以來致力於改善全世界的教育,其方式包含給予技術諮詢、設立標準、創新計劃、能力建構以及設立教育網絡等。UNESCO(2009a)在教育上的優先政策包含:1.全民基礎教育,特別關注於掃除文盲、HIV/AIDS防範教育,以及非洲次撒哈拉地區的師資培訓。2.加強中等教育,包含技術與職業教育培訓及科技教育。3.促進品質教育,特別是關於價值教育與師資培訓。4.高等教育。UNESCO組織內與教育有關之機構有六個研究所與兩個研究中心,協助UNESC...
社會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提振學校教育之功能。3.社會教育推展成人教育的設施,增加成人學習之功能。4.利用社會教育的力量,可以改善社會風氣。5.運用社會教育的方法,可以促進社區發展。6.加強社會教育的實施,可以增進社會和諧。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社會教育英文關鍵字:social education 參考書目黃光雄/主編。教育導論,2003年9月。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栽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種植。[例]政府將陸續輔導農家栽種蔬果,以改善稻米產量過剩的情形。
王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窮人則一無所有。男子淪為奴隸,女子淪為婢女。幸而仍保持自由,父子夫婦,終年辛苦耕種,卻不能吃飽。為了改善這種不公平和鏟除造成這種不公平的罪惡,王莽的新政府成立後,即實施一連串下列的新社會政策……”。目錄1 生平2 評價3 家庭3.1 後妃3.2 子女4 參考書目5 以上資料來源 生平王莽表字|字巨君,魏郡元城人(河北大名縣東)。漢元帝皇後王政君之侄。幼年時父親王曼去世,很快其兄也去世。王莽孝母尊嫂,生活儉樸,飽讀詩書,結交賢士,聲名遠播。王莽對其身居大司馬之位的伯父王鳳極為恭順。王鳳臨死囑咐王政君照顧王莽。漢成帝時前22...
馬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加上衛生和交通的不便,使馬偕在臺灣初期的傳教工作備極艱辛。經過考查北臺灣的狀況,馬偕發現醫療服務是改善民眾生活最快、也最顯著的方式,因此於1872年在住處設立免費診療所。此外也常走入鄉間為病患拔牙,「一手抱著聖經,一手執拔牙鉗」因而成為他最著名的形象。(註2)之後基於語言和風俗習慣的考量,馬偕開始訓練本地佈道牧師。抱著「寧願燒盡,不願鏽壞(Rather burn out than rust out)」的精神,在傳教的頭8年共有21人受洗且成為佈道幹部,往後更為基督教在北臺灣打下堅實根基,淡水因此成為北部教會的發源地。馬...
改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改革、改進、改正、改善
向上管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現實上效果及範圍都會受限,但經由努力、溝通取得上司對部屬的信任是必然的途徑。上司和部屬的工作關係的改善,通常必須靠上司主動,但是在「向上管理」把這個責任丟給部屬。其主要目的在於指導部屬必備的技巧以有效管理自己的行為,因為:部屬和上司關係的好壞,有百分之五十掌握在部屬的手中;而部屬又可百分之百控制自己的行為。部屬對待上司的行為能指引上司如何來對待部屬。向上管理的生存之道就是「認清處境、因人制宜」。當身為一個領導者,當作其該做之事,不該做之事不應去涉及,不去談論。身為一個領導者,當「向上管理,向下領導」。當你的工作能力受到...
環境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環境永續相關的知識,能讓學生對人與環境的互動有正確的價值觀,並在面對地區或全球性環境議題時,能具備改善或解決環境問題的認知與技能,以建立學習者的環境行動經驗,使之成為一具有環境素養之公民。以下分列五點更具體描述環境教育課程目標,分別為:環境覺知與敏感度經由感官覺知能力的訓練(觀察、分類、排序、空間關係、測量、推論、預測、分析與詮釋),培養學生對各種環境破壞及污染的覺知,以及對自然環境和人為環境美的欣賞與敏感性。環境概念知識教導學生瞭解生態學基本概念、環境問題(如:全球暖化、河川污染、核污染、空氣污染、土石流等)及其對人...
禮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禮貌或優厚的方式、條件聘請人。[例]為改善師資,校方以重金禮聘各校名師到校任教。
助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幫助。如:「這次活動,對改善臺北市的交通狀況助益很大。」「這部字典對於辨別形音義相近字有相當的助益。」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