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4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擢髮難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唐大詔令集.卷一二五.政事.平亂下.平潞州德音》:「脅從百姓,殘忍一方,積惡成殃,擢髮難數。」
醉翁之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士,宋廬陵人(今江西省吉安縣)。工詩、詞、散文,所作文章,為世所重,是當時文壇領袖。官至樞密副使參知政事,卒諡文忠。有《新五代史》、《文忠集》、《六一詞》等,並與宋祁合修《新唐書》。 (2) 寓:託付、寄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眷顧。《宋書.卷四四.謝晦傳》:「臣昔因時幸,過蒙先眷,內聞政事,外經戎旅,與羨之、亮等同被齒盼。」
指日可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司馬光〈乞開言路狀〉(據《溫國文正司馬文集.卷四七》引)1>右臣昨在京師,伏蒙太皇太后不以臣愚疏無取,遣使訪以得失,豈惟微臣有千載一遇之幸,中外聞之,踊躍相慶,以為言路2>將開,下情得以上通,太平之期,指日可待也。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宋.曾肇〈論內批直付有司〉。 (2) 言路:向朝廷進言的途徑。〔參考資料〕 宋.曾肇〈論內批直付有司〉(據《宋文鑑.卷六一》引)臣伏見陛下即位以來,更張政事,除民疾苦,開廣言路,收拔淹滯。每一令之出,內外無不驩呼相慶,以至。未明求衣,辨色臨朝,躬親聽斷,夙夜不懈。推今日欲治之心,為之不巳,太平之功,指日可待。
息事寧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章帝(西元56∼88),名烜,明帝第五子,素好儒術,建初四年(西元79)召諸儒在白虎觀講論五經異同,令班固等據以作成《白虎通義》;又詔曹褒定漢禮一百五十篇。政事按光武、明帝遺規,安定社會,發展生產。史家將他與明帝媲美,兩朝合稱「明章之治」。章帝為人寬厚,一改明帝苛察,禁用鉆鑿之類的酷刑。章帝曾下詔,命令所有的官員,如果人民不是犯了死罪,就不需要查驗其罪,如果是官吏之間互相告發,一律不得受理,為政以不得生事擾民為重點。後來「息事寧人」演變為成語,用來指平息紛爭,以使彼此相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政事、事務。《書經.舜典》:「納于百揆,百揆時敘。」《後漢書.卷五九.張衡傳》:「百揆允當,庶績咸熙。」
汗流浹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家一年的稅收支出又是多少?」周勃也太不清楚,只好又回答不知。文獻中使用「汗出沾背」來形容周勃對政事一問三不知,心裡感到十分著急、慚愧,汗流了滿身,背都溼透了。後來「汗流浹背」這句成語就由此演變而出,形容非常慚愧、驚恐的樣子。亦用於形容工作辛勞。
難能可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字子路,一字季路。孔子弟子,性好勇、事親孝。仕衛,死於孔悝之難。富政治長才,在孔門四科中,列於政事科。 (3) 子貢:端木賜(西元前520∼?),字子貢,春秋衛國人。孔子弟子,善於經商,有口才,在孔門四科中,列於言語科。料事多中。 (4) 冉有:冉求(西元前522∼?),字子有。春秋時代魯國人。孔子弟子,性謙退,有才藝,擅長政事。魯哀公三年時成為季氏的家臣,在孔門四科中,列於政事科。〔參考資料〕 宋.吳曾《能改齋漫錄.卷一四.記文》胥公有啟謝歐陽秀才云……賞孫詩之零雨,何止一章?贊沈賦之磓星,豈惟數句!固將備西崑之玉府,奚獨易東堂之桂枝?允矣難能,誠哉可貴!
手足無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宮室失其度,量鼎失其象,味失其時,樂失其節,車失其式,鬼神失其饗,喪紀失其哀,辨說失其黨,官失其體,政事失其施,加於身而錯於前,凡眾之動失其宜。如此則無以祖洽於眾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文體名。內容以陳述政事的計畫為主。漢.武帝〈詔賢良〉:「賢良明於古今王事之體,受策察問,咸以書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