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2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衰當益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羊數千頭,穀數萬斛6>。既而歎曰:「凡殖貨財產,貴其能施賑7>也,否則守錢虜耳。」乃盡散以班8>昆弟故舊,身衣羊裘皮褲。 〔注解〕 (1) 督郵:職官名。漢置。為郡守佐吏,掌督察糾舉所領縣吏官員違法之事。 (2) 司命府:司命,職官名。新莽置,主掌軍事。 (3) 援:馬援(西元前14∼西元49),字文淵,東漢茂陵人。初依隗囂,後歸光武,拜伏波將軍,平交趾。世稱「馬伏波」。 (4) 北地:北方邊塞地區。 (5) 隴漢:指與漢朝交界的西方地區。隴,音ㄌㄨㄥˇ,甘肅省的簡稱。 (6) 斛:音ㄏㄨˊ,量詞。古代計算容量的單位。 (7) 施賑:施捨財物救濟貧苦之人。賑,音ㄓㄣˋ。 (8)...
無服之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沒有喪服關係的人所表示的悲惻與同情。比喻關心他人疾苦,不限於親友故舊。《禮記.孔子閒居》:「無聲之樂,無體之禮,無服之喪,此之謂三無。……凡民有喪,匍匐救之,無服之喪也。」唐.孔穎達.正義:「人君見民有死喪,則匍匐往賙敬之,民皆倣傚之,此非有衰絰之服,故云無服之喪也。」
遺簪墜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遺落的簪和鞋。比喻不忘故舊。《北史.卷六四.韋孝寬傳》:「昔人不棄遺簪墜屨者,惡與之同出,不與之同歸。吾之操行,雖不逮前烈,然捨舊錄新,亦非吾志也。」也作「遺簪墮履」。
求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事要求做到完善無缺。《論語.微子》:「故舊無大故,則不棄也,無求備於一人。」
子曰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論語中常參見「子曰」一語,故舊時以「子曰行」稱以讀書為業的儒道之人。多含有諷刺意味。《儒林外史》第一三回:「先生,你一個『子曰行』的人,怎這樣沒主意?」
大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重大的錯誤。《論語.微子》:「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舊無大故,則不棄也。」
分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分開、分別、背離。《荀子.大略》:「絕故舊矣,與義分背矣。」也作「分北」。
素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故舊
香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名:(1)在河南省洛陽縣南龍門山之東,因產香葛而得名。唐白居易居此,自號香山居士。(2)在河南省寶豐縣東南。中巒圓淨如珠,故舊名大珠山。(3)在江蘇省吳縣西南。(4)在北平市萬壽山西側。因古有香山寺而得名,上多古蹟。(5)廣東省中山縣的香爐山,簡稱為「香山」。
刈蓍遺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孔子出遊少源之野,遇因遺失蓍草做的簪子而悲泣的婦人,問其所悲,婦人答以非為不值錢的蓍簪丟了而哭,是因簪為故舊之物才傷心。典出《韓詩外傳》卷九。後比喻為物雖輕賤不足為惜,但故舊之情不可忘。清.譚嗣同〈仁學界說〉:「楚人遺弓,楚人得之,孔子猶嘆其小,刈蓍而遺簪,田婦方且不惜,奈何私壟斷天下之財,恝不一散以沾潤於國之人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