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9.764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社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同行、同業。《水滸傳》第五八回:「但是來尋山寨頭領,必然是社火中人,故舊交友,豈敢有失祇應?」
十親九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眾多的故舊及親戚。元.尚仲賢《柳毅傳書》第一折:「受千辛萬苦,想十親九故;想十親九故,在三江五湖。」元.無名氏《劉弘嫁婢》第一折:「你待陪千言萬語,托十親九故,娶三妻兩婦,待望一男半女。」也作「九故十親」。
八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辟,法令。「八辟」是周代針對八種特殊身分者所訂的減刑法律,分為議親之辟(對宗室之親)、議故之辟(對王之故舊)、議賢之辟(對有德行之人)、議能之辟(對有道藝之人)、議功之辟(對有功勛之人)、議貴之辟(對有高爵位之人)、議勤之辟(對憔悴國事之人)、議賓之辟(對先賢之後)。見《周禮.秋官司寇.小司寇》。八辟本不列入正式的法律中,後來改稱為「八議」,納為正式的法規,自漢沿用至清。《周禮.秋官司寇.小司寇》:「以八辟麗邦,法附刑罰。」唐.賈公彥.疏:「鄭注云:『其犯法則在八議輕重,不在刑書。』若然,此八辟為不在刑書。若有罪當議,議得其罪,乃附邦法,而附于刑罰。」
咫尺之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很小的地方。《漢書.卷四○.陳平傳》:「棄墳墓,去故舊,從陛下者,但日夜望咫尺之地。」
道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故舊之情。《史記.卷一二六.滑稽傳.淳于髡傳》:「卒然相睹,歡然道故,私情相語,飲可五六斗徑醉矣。」
愛莫之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內心雖然同情,想要幫助他,卻無能為力。參見「愛莫能助」條。宋.陳亮〈喻夏卿墓志銘〉:「晚雖家事不如初,而親戚故舊之急難,族人子弟之美事,愛莫之助,每致其惓惓之意,而人人常信之。」
舊相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識已久的朋友。《左傳.襄公二十九年》:「聘於鄭,見子產,如舊相識。」《初刻拍案驚奇》卷一:「數年之間,纔到蘇州走一遭,會舊相識故舊去了。」
吳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縣名。在江蘇省上海市西。舊為吳縣、元和、長洲三縣及太湖、靖湖兩廳。因境內有姑蘇山、姑蘇臺,故舊稱為「姑蘇」。
指親托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假托為親戚故舊,有攀權附勢的意味。《孤本元明雜劇.漁樵閑話.第二折》:「指親托故廝還,趨時附勢故相干。」
猢猻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幼小孩童往往極其頑皮,故舊時戲稱鄉塾的教師為「猢猻王」。明.郎瑛《七修類稿.卷二六.辨證類.嘲學究》:「近世嘲學究云:『我若有道路,不做猢猻王。』」也稱為「猴孫王」、「猢猻大王」。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