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9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勝任愉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史記.卷一二二.酷吏傳.序》:「當是之時,吏治若救火揚沸,非武健嚴酷,惡能勝其任而愉快乎?」指能夠稱職且結果令人滿意。清.徐枋〈與楊明遠書〉:「若此長篇大章卷冊等件,實尚未試筆,恐未能勝任愉快。」
改絃易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可圬也。」今漢繼秦之後,如朽木糞牆矣,雖欲善治之,亡可奈何。法出而姦生,令下而詐起,如以湯止沸,抱薪救火,愈甚亡益也。竊譬之琴瑟不調,甚者必解而更張1>之,乃可鼓2>也;為政而不行,甚者必變而更化3>之,乃可理也。當更張而不更張,雖有良工不能善調也;當更化而不更化,雖有大賢不能善治也。故漢得天下以來,常欲善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於當更化而不更化也。 〔注解〕 (1) 更張:調整琴弦,重新張設。 (2) 鼓:彈奏。 (3) 更化:改舊換新。指政令教化的改革。 2、「易轍」:《晏子》(據《意林.卷一》引)晏子1>治阿2>三年,毀聞于國。景公召而問之,對曰:「嬰築蹊徑3>,急門閭4>之政,淫...
爛額焦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成彎的,把柴火移開,以免發生火災,但是主人並沒有採納他的建議。後來,那家果然因此發生火災,鄰居都趕來救火。火災撲滅之後,主人為了表示感謝,便擺設宴席,招待那些因為幫忙救火而被燒傷的人,惟獨沒有邀請最先提醒他預防火災的客人。如果他一開始就接受那位客人的建議,做好預防措施,也就不會發生火災,所以他最應該感謝的,其實是那位客人才是。相同地,如果皇上接納徐福的建議,事先壓制霍氏,那麼朝廷也就不必付出那麼大的代價了。」宣帝看了奏摺,覺得很有道理,就下令賜給徐福財帛官爵,做為獎勵。後來「焦頭爛額」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做事陷入十分狼狽窘迫的困境或犧牲慘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塵埃。《集韻.去聲.隊韻》:「堁,塵也。」《淮南子.主術》:「譬猶揚堁而弭塵,抱薪以救火也。」
英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勇敢出眾。[例]消防隊員捨身救火的英勇事蹟常為眾人所傳頌。
魚池之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魚,城門失火時上前撲救,結果被燒死。但有一本《百家書》裡卻是記載:「宋國的城門失火,眾人舀池子裡的水救火,池水因而乾枯了,裡面的魚都露了出來,就被大家抓去吃。」也說明了池魚因城門失火而受到無辜牽連。
更弦易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可圬也。」今漢繼秦之後,如朽木糞牆矣,雖欲善治之,亡可奈何。法出而姦生,令下而詐起,如以湯止沸,抱薪救火,愈甚亡益也。竊譬之琴瑟不調,甚者必解而更張1>之,乃可鼓2>也;為政而不行,甚者必變而更化3>之,乃可理也。當更張而不更張,雖有良工不能善調也;當更化而不更化,雖有大賢不能善治也。故漢得天下以來,常欲善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於當更化而不更化也。 〔注解〕 (1) 更張:調整琴弦,重新張設。 (2) 鼓:彈奏。 (3) 更化:改舊換新。指政令教化的改革。 2、「易轍」:《晏子》(據《意林.卷一》引)晏子1>治阿2>三年,毀聞于國。景公召而問之,對曰:「嬰築蹊徑3>,急門閭4>之政,淫...
家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傢什、家具。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三.防火》:「及有救火家事,謂如大小桶、灑子、麻搭、斧鋸、梯子、火杈、大索、鐵貓兒之類。」
以湯止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不但未能制止,反而助其為虐。參見「以湯沃沸」條。《呂氏春秋.季春紀.盡數》:「夫以湯止沸,沸愈不止,去其火,則止矣。」《漢書.卷五六.董仲舒傳》:「法出而姦生,令下而詐起,如以湯止沸,抱薪救火,愈甚,亡益也。」
圍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圍著看。如:「每當有火災時,許多民眾圍觀火場,反而阻礙消防隊員的救火行動。」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