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8.578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美國教育研究期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美國教育研究期刊〕(簡稱AERJ)是由美國教育研究學會(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AERA)所發行的刊物。AERA緣起可以回溯到一九一五年,從一九三○年更名至今,已發展為一個有一萬七千多會員的龐大學術團體。這些會員來自不同的背景,如:教育、社會學、心理學、歷史、政治學、人類學、經濟學……等等。
  AERA除了每年舉辦年會外,平時也非常關心教育中各個領域的問題,他們贊助許多委員會,評論教育議題;全年提供教育研究的訓練課程,使會員得以增進其教育研究的技能;此外,他們也贊助各項出版計畫,如編纂百科全書,並發行自己的期刊:[...
〔英國教育研究期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英國正處於百廢待興的階段,而此時也正是教育研究的萌芽期。一九五○年,在幾位學者倡議之下,成立了教育研究常設研討會(Standing Conference of Studies in Education,以下簡稱SCSE)。這個常會成立之後,不僅每年定期舉辦學術研討會,而且就在成立兩年後(1952),創辦了學術性的〔英國教育研究期刊〕簡稱BJES,是英國最早發行的教育研究期刊之一。[BJES]每年原本發行兩期,一九六七年以後,改為每年發行三期至今。
  [BJES]的第一任編輯是倫敦國王學院的教授畢爾斯(A.C.F. Beales),並且一直擔任至一九七四年...
〔科學教育研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科學教育研究〕是一分評論性質的國際刊物,由一九七四年起發行直到現在,一年發行一期。該刊物由英國里茲大學科學教育研究中心(Centre for Studies in Science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Leeds)所發行,主要為科學教育的研究評析。由不同的觀點,如行政、課程、歷史、哲學、人類學、語言學、政治學、心理學和社會學等探討科學教育。期刊內容包括科學教育研究、在澳洲和英國發表的碩士與博士論文名稱、科學教育研討會報導、各國科學教育發展及科學教育書籍評論等。
  〔科學教育研究〕的訂閱地址為The Business Manager Centre f...
日本教育研究聯合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會址: 112東京都文京區大塚3-29-1
  電話:(03)3943-7624
  日本教育研究聯合會 National Federation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Organization, NFERO(Japan)成立於一九七五年十二月,係由接受文部省(相當於我國教育部)補助之中央教育團體,如日本社會科教育學會、日本數學教育學會等六十個全國性初等、中等教育之相關研究單位加盟所組成,簡稱教研聯。
  為達成「綜合研究解決教育上之種種問題,並期使教育正常發展」之創設目的,主要工作包含:定期於國立教育會館舉行全國研究大會,協助教育研究...
日本民間教育研究團體聯絡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會址: 東京都豐島區南大塚2-17-10
  電話:(03)3947-5126
  日本民間教育研究團體聯絡會(簡稱民教連),成立於一九五九年二月,凡以和平與民主主義為目標,推進自主性研究活動之教育團體,皆為該會協助交流,並保持聯絡之對象團體,希望振興日本教育之進步發展。
  該會主要工作如下:全國到達度評價研究會、環境及公害教育研究會、全國訪問教育研究會皆有加盟,分教科別、問題別共有五十三個加盟團體,幾乎網羅了所有的教育界團體。各加盟團體之研究交流集會定期於每年九月舉行,和都道府縣民教的共同研究會則於每年十一月舉行。此外,尚舉辦研討會、演講、教育講座等。
教育研究的界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育研究的界限」是范柏格(Walter Feinberg)在探討當代教育研究主要趨勢時所使用的言詞,指教育研究的實質內涵應包含與教育內容、過程相關的價值與意義問題,而不在於用詞或形式上的分析與爭辯。
  范柏格認為,教育研究中的「實徵論」與「觀念分析學派」所設定的研究議題無關乎教育的理論範圍及方法論的建立,而只是將其特定的方法應用到教育的主題上,以達成其既定的研究目的。如此一來,反而限定了教育被理解的方式,也限定了其方法論與教育研究之間的關係,以致於武斷地而不智地設定了一些超乎教育研究界限的議題。在實徵論的傳統下,研究者謹守價值中立的原則,而將研究中所獲得的意義排除於外,避免作...
教育研究所之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育研究所最先成立於德國。德國教育學者赫爾巴特(Johann Friedrich Herbart, 1776~1841)一八○九年在東普魯士的科尼斯堡(Königsberg)大學設立第一個教育研究所(Pädagogischen Universitats Seminar),開創大學專門研究教育的風氣。赫氏主張教育是一門科學(Wissenschaft),教育之目的蘊於實踐哲學(Praktische Philosophie)中,教育的工具及限制則以心理學釋明;進而探究教育學、哲學與心理學三者之關聯。無課程難以為教育,缺乏實際教育行動難以成教育理論,以此,赫氏乃為教育研究成立一所實習學校(Vers...
日本全國教育研究所聯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會址: 東京都目黑區下目黑6-5-22
  電話:(03)3714-0111
  傳真:(03)3714-5294
  日本全國教育研究所聯盟,簡稱全教聯,成立於一九四八年;其前身為全國教育研究所連絡協議會,係由多個教育相關之研究所,如國立研究所、大學附設教育研究所、民間教育研究所等加盟而組成的全國性組織。
  日本國民熱中教育研究,而廣設教育研究所,係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戰前代表性的教育研究機構有「國民精神文化研究所」(設於1932年),在日本文部大臣掌理下逐漸普及,於一九四三年改為「教學練成所」。然此研究所屬國家直接管理,欠缺研究自由。一九四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知識或技能傳授給人。只限於口語單用。如:「教書」、「教琴」、「我來教你」。
傳授、訓誨、指導。如:「教學」、「教育」、「教授」、「教誨」、「教訓」。
宗教:利用人類對於宇宙、人生的神祕所發生的種種心理,構成一種勸善懲惡的教義,並用來教化世人,使人信仰的意識形態。如:「佛教」、「回教」、「基督教」、「天主教」。
使、讓。如:「真教人失望!」、「教他回去吧!」
禮儀、規矩。如:「禮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產。如:「生育」、「生兒育女」。
使存活、長大。如:「育嬰」、「育幼」。
栽培、教導。如:「教育」、「訓育」、「培育」。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