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保護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經濟策略,是從十八世紀以來與自由貿易相對的另一種主張。由經濟學家亞歷山大.漢彌爾敦倡導,強調保護具有發展潛能的產業。主要以課重稅或限制配額的方式來減少先進國家的競爭。後李斯特承繼其說,主張以保護幼稚工業為限。是一種過渡時期的經濟主張。也稱為「保護貿易」、「貿易保護」。
引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引咎自責。《書經.大禹謨》:「帝初于歷山,往于田,日號泣于旻天,于父母,負罪引慝。」唐.柳宗元〈唐故祕書少監陳公行狀〉:「天子加惠群臣而引慝焉,德之厚也。」
印度希臘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元前三二七~前二三年間,亞歷山大東征,建王國於印度後,希臘文化與印度原有佛教文化融合所形成的藝術形式。後隨佛教的傳布,流行於中國,唐代雕塑的佛像多為此式。
千佛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名。在山東省歷城縣南,是境內名勝之一。山壁多鑿佛像,大小不下千餘,因而得名。相傳虞舜於此躬耕。也稱為「歷山」、「舜耕山」。
沇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河川名:(1)濟水的別名。參見「濟水」條。(2)位於山西省。有二源,東源出陽城縣西南千峰嶺,西源出垣曲縣東北歷山,合而南流入黃河。
泰綺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法朗士的長篇小說。泰綺絲是西元前四世紀後期雅典的高等妓女,亞歷山大大帝入侵波斯時隨軍出行。傳說她在酒宴中曾勸亞歷山大焚燒阿契美尼德的都城波斯波利斯。德萊頓的亞歷山大的宴會就是以此故事為題材,希臘和羅馬喜劇中所寫的名妓也常常取名為「泰綺絲」。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