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國民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依兵役法規定服國民兵役的人。在戰時或非常事變時,須應召輔助戰時勤務,協助維持治安及擔任地方防空等勤務。[例]他因體檢為丙等體位,故不能服常備兵役而改當國民兵。
當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負責其事的機構。如:「治安當局」、「有關當局」。
破窗效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第二階段:未能遷離社區的居民因擔心自身安全,對區內的事務漠不關心。第三階段:地區的監察力下降,社區的治安進一步惡化。第四階段:區內更多的居民遷走,仍然留在區內的居民則更加退縮,減少外出時間。第五階段:外來的犯罪份子入侵社區,令犯罪數字持續上升。 預防  就上述社區失序的情況,Kelling與另一學者Coles於1996年提出「修補破窗」。他們認為執法者應緊密留意及控制高危群組,儘早識別高危險份子,另外要保護守法的青少年,同時要促進居民參與維持公眾治安
氾濫成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事物擴散各處,造成禍害。如:「毒品氾濫成災,不但會危害國民身心,更會影響社會治安。」
簡在帝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皇帝所知曉、賞識者。《元史.卷一六七.王惲傳》:「今雖不能一一擇任守令,而行省官僚如平章、左丞尚缺,宜特選清望素著,簡在帝心,文足以撫綏黎庶,武足以折衝外侮者,使鎮靜之,庶幾治安可期矣。」《官場現形記》第二四回:「他老大人官聲甚好,早已簡在帝心,將來潤翁引見之後,指日就要放缺的。」
預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前防範。《書經.周官》:「若昔大猷,制治于未亂,保邦于未危」句下漢.孔安國.傳:「言當順古大道,制治安國,必于未亂未危之前,思患預防之。」也作「豫防」。
天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人所應盡的職分。如:「打擊犯罪,維護治安是警察的天職。」
政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泛指政府制定法令,管理國家事務的一切行為。[例]國家政治安定,經濟才能發展。
法治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背景息息相關。在自由法治國時期,當時國家主張無為而治,即所謂「夜警國家」,國家的首要工作即是維持社會治安,在自由法治國家裡人民認為國家應相信人民可依據其自由發揮能力、照料生活,人民在設護上自由競爭,經營自己的生活,依此特性,自由法治國在社會上的作用相當有限。然,工業革命後,人民之間貧富差距懸殊,社會因而動盪不安,衍生許多社會問題,自此國家開始介入社會生活領域,進而著手處理有關社會正義及安全等問題。形式法治國到實質法治國在十九世紀初的君主專制下,人民為了反對人治而提倡法治,認為國家一切必須完全依照法律而為,強調法律是完美的...
陳永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政陳永華認為由於臺灣尚有許多地區未開發,不適合直接套用明朝制度,因此設立兩州一府,並且以保甲制度維持治安。此外,接續鄭成功的開墾政策,鼓勵中國移民參與開墾、引進新技術,並鼓勵種植蔗、米、製鹽等。 教育永曆19年(1665)在承天府設立孔廟,代表漢人教育體系與價值的建立,設置地方─中央不同的學校教育制度,推行科舉考試。 經濟貿易開墾所穫物產除了自給之外,也用於經營海外貿易,尤其是與英國東印度公司交易軍火與日用品更是補給與獲利的重要來源。 參考書目註1. 吳密察監修,《台灣史小事典》(台北:遠流,2012四版),頁28。註2...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