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9.338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報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違反法律、危害社會治安的事件向治安機關報告。
報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向治安機關報告事件狀況,請求警方立刻派人來處理。如:「遇有盜賊,應立即報警。」
負義忘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忘恩負義」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忘恩負義」原作「背恩忘義」。指忘記別人給予的恩惠,違背道義,出自於《漢書.卷七六.趙尹韓張兩王傳.張敞》。根據記載,漢宣帝時,京師長安人口眾多,龍蛇雜處,以致於治安不好。宣帝聽聞張敞頗有才能,賞罰分明,嫉惡如仇,所以請他來擔任「京兆尹」的職務,也就是京師的最高行政首長,幾年下來使長安的治安改善許多。但後來他的好友楊惲因觸怒宣帝被判死刑,與楊惲交好的人幾乎全受牽連,被免去官職,只有張敞因為受到宣帝賞識,一直未受處分,安然在位。有一天,張敞派一名叫絮舜的捕官去辦案,絮舜心想張敞遲早會受到連累被免官,竟然不肯聽命,還在上班時間私自回家休息。有人勸他不要這...
暴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違法或暴力行為引起社會動亂不安的人。[例]一些治安較差的國家,常見暴民在天災之後趁機打劫。
二二八事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國三十四年八月日本無條件投降,國民政府派陳儀為臺灣行政長官進行接收與復員,由於施政問題引發民怨,三十六年二月二十七日因緝煙意外事件,引發全島抗爭行動。這本只是要求懲凶的治安事件,未料卻演變為要求臺政改革的政治訴求,造成政府以軍力強勢鎮壓,導致數以萬計人民傷亡,留下了長期的社會傷痕。
巡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職官名:(1)清代維持京師治安的官。(2)清代將軍、總督、巡撫的僚屬。分文武兩類,文巡捕掌傳宣,武巡捕掌護衛。
輻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車輻會聚於轂。形容人物的聚集和稠密。《漢書.卷六五.東方朔傳》:「於是董君貴寵,天下莫不聞。郡國狗馬蹴踘劍客輻湊董氏。」漢.賈誼〈治安策〉:「諸侯之君,不敢有異心,輻湊並進,而歸命天子。」也作「輻輳」。
公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公共的安寧。中國大陸稱社會整體的治安,如公共秩序、財產、公民權力等為公安,也指其各級人民政府管理公共安全事務的行政執法部門和刑事司法部門,職能與警察局相近,如:公安局、公安分局、公安派出所。
猛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強烈的手段。如:「對於當前的治安狀況,應該下猛藥,才會好轉的。」
民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民的房舍。[例]基於治安考量,政府對民宅的使用有許多管理與限制的措施。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