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4.907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叩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拜謝,叩首道謝。表示極深切的謝意。《三國演義》第二○回:「操曰:『劉使君功大,且待面君封爵,回來未遲。』百姓叩謝。」《儒林外史》第三一回:「他說受過先老太爺多少恩德,定要當面叩謝少爺。」
凱風寒泉之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詩經.邶風.凱風》:「凱風自南,吹彼棘心。……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比喻感懷母恩的深切思念。《後漢書.卷四二.東平憲王蒼傳》:「今送光烈皇后假紒帛巾各一,及衣一篋,可時奉瞻,以慰凱風寒泉之思。」
朱天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頭銜,感覺荒謬而委屈。而在台灣「本土化」的過程中,面對台灣外省族群所面臨的龐大的認同壓力,朱天心有著深切的不平、壓力與焦慮,這樣的心情投影在作品中,使她在1980年代末期之後的作品介入了國族論述。寫作至今四十年的朱天心,知識份子特有的道德潔癖與她身上特有的一種精神式的浪漫堅持從未改變;作品也始終與台灣社會有著密切的關係。有學者認為朱天心作品中最重要的特色是對於大環境的失落感,台灣沒有其他作家處理這麼複雜的關係。她後期的小說相當用心地勾勒出夾縫中的族群,充分顯現族群認同的焦慮感,而她作品前後期題材的巨大改變,使她成為文學評...
切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深切的。《西遊記》第三二回:「行者聞言,把功曹叱退,切切在心。」《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三:「行修見說得奇怪,切切記之于心。」
精緻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年來,教育經費日益緊縮,如何善用科技以及實施過程的品管,以達成卓越、品質的教育目標尤為重要,期盼能深切掌握精緻教育的意義與內涵,從事教育過程的品管,以追求更完美的教育成果。 中英文關鍵字中文關鍵字:精緻教育英文關鍵字:betterness education 參考書目:註1:吳清山、林天祐 (2005),教育新辭書,p.158-159,臺北市: 高等教育。
人工智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能的行為偏差;賦予一個系統診斷與學習能力,並透過與環境的互動隨時修正其行為並增強其整體效應。本科技已深切影響了眾多相關領域在提昇系統智慧程度方面的成效。產業界中有關智慧型系統的發展,緣於善用此資源而致有所成者,例示頗多。日本最是個成功活用人工智慧科技於各式輕、重工業及日常用品的範例。歐美在航太、醫療及企管方面更是大量引用人工智慧科技來提昇系統智能。美國電腦學會1995年把電腦界的最高獎杜寧獎(Turing Award),頒給了人工智慧領域的兩位傑出教授,除指出了未來產品系統智慧化的趨勢外,更彰顯與祈盼人工智慧科技在此趨勢...
譚嗣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奴役人民的工具。因此他對「忠君」、「死節」、「孝道」、「貞節」等封建道德給予尖銳的批判。他之所以這樣深切厭惡封建的倫理道德,主要固然由於他渴望能達成其對「仁-通」境界的追求,和極端憤慨當日清廷異族統治,所造成國亡無日的危機,可是與他個人少年時代曾受庶母虐待,及婚姻不美滿的不幸遭遇,頗有關聯。第三個則是頌揚西方國家的社會安全生活方式。他極力反對封建社會中「主靜」和「崇儉」的生活傳統,鼓吹推行西方國家的社會所盛行的「主動」「尚奢」風氣;提出「反靜儉而主動尚奢」的主張,進而又已「主動」和「尚奢」的社會風氣為條件,反對封建社會中...
深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深切的省悟。唐.杜甫〈遊龍門奉先寺〉詩:「欲覺聞晨鐘,令人發深省。」
以夜繼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下歸心,至子武王有天下後,追尊為文王。 (8) 視民如傷:人民已安定,而視之猶若有傷。言文王愛民深切,不敢勞動。 (9) 而:通「如」,如同。此言道已至,望之猶未見,繼續追求,不敢自滿。 (10) 武王:即周武王。姓姬名發,生卒年不詳。因商紂暴虐無道,乃率領諸侯討伐,大戰於牧野,敗紂而有天下,都鎬京。在位十九年崩,諡武。 (11) 不泄邇:不輕慢近賢。泄,狎。邇,近。 (12) 周公:?∼西元前1105,姓姬,名旦,周文王的兒子,武王的弟弟。輔佐武王滅紂有功,封於魯。武王崩,又輔佐幼主成王,攝政,東征平定武庚、管叔、蔡叔之亂,歸而制禮作樂,天下大治。 (13) 三王:指夏、商、周...
毖後懲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這時成王知道自己上了當,才趕緊又把周公召回。周公回來平息了叛亂,也對管、蔡等人做出懲處。事後,成王深切反省,並對眾臣說:「我一定會有所警惕,謹言慎行,避免再犯過錯。希望諸位臣子不要像管、蔡一樣,引我誤入歧途,否則我必然將施予嚴懲。」成王話中以「予其懲而毖後患」表示自己改過的決心,後來「懲前毖後」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以從前的過失為教訓,戒慎自己不再犯錯。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