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標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用作標記的竹竿。元.無名氏《謝金吾.楔子》:「奉聖人的命,就著王樞密立起標竿,拆到楊家清風無佞樓止。」《福惠全書.卷三一.庶政部.船催儹》:「水大時,宜于淤淺處插立標竿,使船憑為眼目,以便由深通行走。」也作「標杆」。
寵辱不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得寵或受辱皆不動心。指將得失置之度外。《新唐書.卷一○六.盧承慶傳》:「初,承慶典選,校百官考,有坐舟溺者,承慶以『失所載,考中下』。以示其人,無慍也。更曰:『非力所及,考中中。』亦不喜。承慶嘉之曰:『寵辱不驚,考中上。』」也作「寵辱無驚」。
綠林好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聚集山林間反抗官府或搶劫財物的人。《兒女英雄傳》第二一回:「後來遇著施仕綸施按院,放了運總督,收了無數的綠林好漢,查拿海寇。」
四分五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策.魏策一》張儀為秦連橫,說魏王曰:「魏地方不至千里,卒不過三十萬人。地四平,諸侯四通,條達輻湊,無有名山大川之阻。從鄭至梁,不過百里;從陳至梁,二百餘里。馬馳人趨,不待倦而至梁。南與楚境,西與韓境,北與趙境,東與齊境,卒戍四方,守亭障者參列。粟糧庾,不下十萬。魏之地勢,故戰場也。魏1>南與2>楚3>而不與齊4>,則齊攻其東;東與齊而不與趙5>,則趙攻其北;不合於韓6>,則韓攻其西;不親於楚,則楚攻其南。此所謂四分五裂之道也。……為大王計,莫如事秦,事秦則楚、韓必不敢動;無楚、韓之患,則大王高枕而臥,國必無憂矣。」 〔注解〕 (1) 魏:戰國時的一國。其故址約在今河南省北部、山西省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疏濬、疏通。《孟子.滕文公上》:「禹疏九河,瀹濟漯而注諸海。」《明史.卷八五.河渠志三》:「淮、揚諸水所匯,徐、兗河流所經,疏瀹決排,繄人力是繫,故閘、河、湖於轉尤急。」
零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零散不成整數。《福惠全書.卷八.錢穀部.項收兌》:「米既零星折耗,不免分頭照應,耳目難周。」《紅樓夢》第五五回:「不過零星雜項使費,也滿破三五千兩。」
沮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低溼的地方。《詩經.魏風.汾沮洳》:「彼汾沮洳,言采其莫。」元.王惲〈輓篇〉:「發源本清淺,才夏即沮洳。」
腰纏十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腰纏萬貫」之典源,提供參考。 南朝梁.殷芸《小說.卷六.吳蜀人》有客相從,各言所志。或願為揚州刺史1>,或願多貲財2>,或願騎鶴上昇。其一人曰:「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欲兼三者。 〔注解〕 (1) 揚州刺史:揚州的地方官。揚州,由於運、鹽法的關係,由隋唐至明清,其地繁華冠於全國。 (2) 貲財:資產錢財。貲,音ㄗ。
鮮廉寡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寡廉鮮恥」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司馬相如〈喻巴蜀檄1>〉(據《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列傳》引)相如為郎數歲,會唐蒙使略通夜郎西僰中,發巴蜀吏卒千人,郡又多為發轉萬餘人,用興法誅其渠帥,巴蜀民大驚恐。上聞之,乃使相如責唐蒙,因喻告巴蜀民以非上意。檄曰:……夫邊郡之士,聞烽舉燧燔,皆攝弓而馳,荷兵而走,流汗相屬,唯恐居後,觸白刃,冒流矢,義不反顧,計不旋踵,人懷怒心,如報私讎。彼豈樂死惡生,非編列之民,而與巴蜀異主哉?計深慮遠,急國家之難,而樂盡人臣之道也。故有剖符之封,析珪而爵,位為通侯,居列東第,終則遺顯號於後世,傳土地於子孫,行事甚忠敬,居位甚安佚,名聲施於無窮,功烈著而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防水的土壩。《晉書.卷七九.謝玄傳》:「堰呂梁水,樹柵,立七埭為派,擁二岸之流,以利運,自此公私利便。」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