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亡羊補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卷一二.河漕.徐州》:「要之是舉必當亟行,若遇有事更張,不免亡羊補牢矣。」
|
越俎代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拼音︰dài páo yuè zǔ釋義︰猶「越俎代庖」。見「越俎代庖」條。
01.宋.黃榦〈謝兩浙漕司送錢啟〉:「自冬涉春,深愧代庖而越俎,以新易舊,豈宜攘臂以下車?」 參考詞語︰代越庖俎注音︰ㄉㄞˋ ㄩㄝˋ ㄆㄠˊ ㄗㄨˇ漢語拼音︰dài yuè páo zǔ釋義︰猶「越俎代庖」。見「越俎代庖」條。
01.《獅子吼.楔子》:「是英雄自有英雄面,怕甚麼代越庖俎,還他個一矢雙穿。」
|
庸人自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6.清.張集馨《道咸宦海見聞錄.庚申六十一歲》:「去冬余道過蘇州,適吳江縣有鬧漕事,本係庸人自擾,又復張皇失措。」
|
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供驅遣、差役的人。如:「役卒」、「隸卒」、「販夫走卒」。《史記.卷二九.河渠書》:「悉發卒數萬人穿漕渠,三歲而通。」
|
悠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眇遠無盡的樣子。《詩經.鄘風.載馳》:「驅馬悠悠,言至于漕。」唐.陳子昂〈登幽州臺歌〉:「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
寡廉鮮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司馬相如〈喻巴蜀檄1>〉(據《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列傳》引)相如為郎數歲,會唐蒙使略通夜郎西僰中,發巴蜀吏卒千人,郡又多為發轉漕萬餘人,用興法誅其渠帥,巴蜀民大驚恐。上聞之,乃使相如責唐蒙,因喻告巴蜀民以非上意。檄曰:……夫邊郡之士,聞烽舉燧燔,皆攝弓而馳,荷兵而走,流汗相屬,唯恐居後,觸白刃,冒流矢,義不反顧,計不旋踵,人懷怒心,如報私讎。彼豈樂死惡生,非編列之民,而與巴蜀異主哉?計深慮遠,急國家之難,而樂盡人臣之道也。故有剖符之封,析珪而爵,位為通侯,居列東第,終則遺顯號於後世,傳土地於子孫,行事甚忠敬,居位甚安佚,名聲施於無窮,功烈著而不滅。是以賢人君子,肝腦塗中原,膏液潤野草而...
|
義無反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司馬相如〈喻巴蜀檄1>〉(據《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列傳》引)相如為郎數歲,會唐蒙使略通夜郎西僰中,發巴蜀吏卒千人,郡又多為發轉漕萬餘人,用興法誅其渠帥,巴蜀民大驚恐。上聞之,乃使相如責唐蒙,因喻告巴蜀民以非上意。檄曰:……夫邊郡2>之士,聞烽舉燧燔3>,皆攝弓4>而馳,荷兵而走,流汗相屬5>,唯恐居後,觸白刃,冒流矢6>,義不反顧,計不旋踵7>,人懷怒心,如報私讎8>。彼豈樂死惡生,非編列之民,而與巴蜀異主哉?計深慮遠,急國家之難,而樂盡人臣之道也。 〔注解〕
(1) 檄:古代用於徵召、聲討等的官文書。音ㄒ|ˊ。
(2) 邊郡:邊境附近的郡邑。
(3) 烽舉燧燔:烽火高舉、燧煙點...
|
隨遇而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石門文字禪.卷二二.舫齋記》宣城李德孚,有美才,善屬文。宣和初,與余邂逅於長沙,年既相若,且同學又相好也。久之,德孚侍親移漕江左,而官之金陵。即官舍之東,闢室以觀書,其室連數楹而戶相重,東西而視,如在船中,乃以「舫齋」名之。有客聿至,視其榜揭而疑之,曰:「以子為隱者耶?則忠義之色,功名之志,見施為語言。以子為非隱者耶?則山水之意,嗜好之異,與儕輩不侔。」……德孚仰而笑,俯1>而應曰:「吾非放愁也,但吾以忠信孝友為煙波2>,隨所寓3>而安之為舟舫4>。昔馮夷得之以游大川5>,漁父語已緣葦而去6>,意竊慕7>之,如是而已矣。」客愕然8>無對。明年,復來長沙9>,理前事以語余,請書以為記,於是乎書...
|
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灌注。《說文解字.水部》:「溉,灌注也。」如:「灌溉」。《史記.卷二十九.河渠書》:「其後漕稍多,而渠下之民頗得以溉田矣。」
|
不寒而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清.傅澤洪《行水金鑑》卷一二四:「即萬歷(曆)十二年間,糧船沉溺者數十隻,漂沒漕糧至七、八千石,殊為運道之梗。遠近之民談此湖,不寒而慄。」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