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33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司法獨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機關依照法令所作之「行政解釋」或者是「政策性指示」等。(註1) 司法獨立原則法定法官原則對於法律上之爭端處理,事先即在程序法規中明確指示、界定期管轄之法院。政府中立原則作為法官應超越黨派,在行使職權時,不可因當事人的黨派隸屬或其他原因而有差別待遇,亦不可以任何黨派之政見作為評斷、考量之因素。法官的身分保障依據我國憲法第81條規定:「法官為終身職,非受刑事或懲戒處分,或禁治產之宣告,不得免職。非依法律,不得停職、轉任或減俸。」由此可知法官受憲法保障,非因法律則不得任意免職。司法預算獨立依據憲法增修條文第5條第6項之規定,行...
聯合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中、美、英、蘇等國於西元1954年所發起的國際組織。總部設在紐約。主要機構有聯合國大會、安全理事會、經濟和社會理事會、祕書處等。宗旨在維持世界和平與安全,並促進國際間的友好合作。[例]聯合國基於所有會員國主權平等的原則,用和平的方法解決國際爭端。 △聯國
兩面二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兩面進讒,挑撥是非。明.章潢《圖書編.卷一○一.司馬氏居家雜儀》:「凡女僕年滿不願留者,從之;勤舊少過者,資而嫁之;其兩面二舌飾虛造饞,離間骨肉者,逐之。」
諱惡不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怙惡不悛」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怙惡不悛」原作「長惡不悛」。據《左傳.隱公六年》載,春秋時,結鄰的陳、鄭二國時常發生爭端而彼此交惡。後來鄭國曾提出請求,希望能夠與陳國和平共處。當時,陳桓公弟五父認為廣結善緣是國家的重要施政方針,因此建議接受講和。但陳桓公卻認為宋、蔆攦國才是難以對付的敵手,鄭國算不了什麼,就拒絕接受鄭國的講和。結果在陳桓公六年五月時,鄭國入侵陳國,陳國大敗,被擄去許多財物及俘虜。對於這樣失敗的結果,當時的人便加以評論說:「善不可丟失,惡不可滋長。」陳桓公因為不廣結善緣,讓惡因滋長蔓生而不知悔改,隨之而來的便是自取禍害。後來「怙惡不悛」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
妥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穩妥合適。如:「這兩個顏色搭配起來滿妥洽的。」
捲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牽扯入某些爭端之內。如:「同學不幸捲進這場風波,顯得相當無奈。」
冒進政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家決策者處理國際爭端時所採行的政策。當危機發生時,決策者在衡量利益得失後,為維護本國利益所採取訴諸戰爭的冒險政策。
責實循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依照其名位來責求實效。唐.元稹〈戒勵風俗德音〉:「中代以還,爭端斯起,掩抑其言則專蔽,誘掖其說則欺誣。自非責實循名,不能彰善癉惡。」也作「循名責實」。
調停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擔任調解糾紛的第三者。如:「調停人在處理爭端時,必須公正,才能消弭不滿的情緒。」
翦草除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斬草除根」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左傳.隱公六年》載,春秋時,結鄰的陳、鄭二國時常發生爭端而彼此交惡。後來鄭國曾提出請求,希望能夠與陳國和平共處。當時,陳桓公弟五父認為廣結善緣是國家的重要施政方針,因此建議接受講和。但陳桓公卻認為宋、衛兩國才是難以對付的敵手,鄭國算不了什麼,就拒絕接受鄭國的講和。結果在陳桓公六年五月時,鄭國入侵陳國,陳國大敗,被擄去許多財物及俘虜。導致這種結果的原因,就是因為陳桓公沒有廣結善緣,讓惡因滋長蔓生而不知悔改,隨之而來的便是自取禍害。周朝大夫周任曾說:「治理國家的,看到惡人惡事,就要像農民剷除田裡的雜草一樣,直接將聚生的雜草連根拔起,不讓它有再生的機會...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