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40.064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偃武修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經.武成》惟一月壬辰,旁死魄,越翼日癸巳,王朝步自周,于征伐商。厥1>四月,哉生明2>,王來自商3>,至于豐4>,乃偃武5>修文。歸馬于華山之陽6>,放牛于桃林之野7>,示天下弗服。 〔注解〕 (1) 厥:其。 (2) 哉生明:陰曆每月初三日,月光始生。哉,始也。 (3) 商:朝代名。約當西元前十六世紀至前十一世紀,為商湯滅夏後所建立的國家。建都亳,經多次遷移,最後盤庚遷都於殷。傳至紂,被周武王所滅。 (4) 豐:即酆城,周文王都城。 (5) 偃武:偃息武備。 (6) 華山之陽:即華山之南。陽,指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 (7) 桃林之野:華山東郊。桃林,華山之東,位於華陰縣潼關...
兩河流域文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峰,尤其在第六代漢摩拉比王統治時期,更創建了從波斯灣到地中海的龐大帝國,並制定了漢摩拉比法典;巴比倫王朝瓦解後,亞述帝國於西元前八世紀建立,發動了一系列的征服戰爭,建立了強大的軍事國家,其後則被迦勒底人建立的新巴比倫王國和東部的米底王國共同消滅。最後,整個兩河地區則為波斯帝國所征服。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兩河文明、美索不達米亞文明Keyword:Two River Culture、Mesopotamia Culture 參考資料曾秉赫(2011)。圖解世界七大古文明(初版)。新北市:華威國際。P.32-38(註一)黃碧君 ...
夷夏觀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夷﹐是古代華夏族(實際上即漢族)對異族的貶稱。原多指東方民族﹐如《禮‧王制》所說﹐“東方曰夷”。春秋以後演變成對中原以外各族的蔑稱﹐如“四夷”﹑“九夷”等。其後發展成為對“南蠻”﹑“北狄”﹑“西戎”﹑“東夷”的通稱。到了近代﹐清王朝對西方帝國主義也稱“夷”﹐如“英夷”﹑“美夷”等。華﹐光榮之意﹐夏的意思是“中國之人”﹐華夏就是光榮的中國人之意。處於中原地區的漢民族﹐自豪地自稱為華夏民族。中國古人常以華﹑夷或夏﹑夷對稱來表示漢民族和其他少數民族﹐以及中國和外國的民族界限。所謂夷夏之防﹐就是要嚴格華夏族和其他民族的界限﹐嚴格...
老成持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老成持重」係由「老成」及「持重」二語組合而成。 「老成」是出自《詩經.大雅.蕩》,這首詩是周代末年的詩人,哀嘆周厲王昏庸無道、目無法紀,憂心周王朝恐將滅亡。全詩借托周代初期的賢君周文王斥責殷商的暴君無道,荒廢政事,不問民間疾苦,用以諷刺勸戒周厲王,同時強調要以商代滅亡的歷史為借鏡,希望君王能及時醒悟。文中強調:非上天對待殷商不善,而是商君捨棄祖先的良法舊制不用;現在雖然沒有經驗豐富的大臣可以仰賴,但還有祖先留下來的規章典範可以遵行。如果再不聽忠臣的建議,國家恐將走向滅亡的命運。詩經裡就是用「老成人」來指德高望重、足以依靠的長者。 「持重」則是出自《史記.卷一○八.韓長孺列傳》,根據記載,漢景...
改過自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鹽,誘天下亡人,謀作亂。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反遲,禍大。」三年冬,楚王朝,鼂錯因言楚王戊往年為薄太后服,私姦服舍,請誅之。詔赦,罰削東海郡。因削吳之豫章郡、會稽郡。及前二年趙王有罪,削其河閒郡。膠西王卬以賣爵有姦,削其六縣。
金戈鐵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形容戰士的雄壯英姿。宋.辛棄疾〈永遇樂.千古江山〉詞:「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明.無名氏《鳴鳳記》第二一齣:「貔貅百萬雄驍,雄驍;轅門號令聲高,聲高;金戈鐵馬出王朝。」
蘭亭集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可數的豪門大士族。他的祖父王正為尚書郎。他的父親王曠為淮南太守,曾倡議晉室渡江,於江左稱制,建立東晉王朝。王羲之的伯父王導更是名聞於世,是東晉的丞相。而他的另一位伯父王敦是東晉的軍事統帥。琅琊王氏在東晉可謂權傾一時,熾盛隆貴。王羲之因為這樣的出身,一出仕便為秘書郎,後為庾亮的參軍,再遷寧遠將軍、江州刺史,最後做到右軍將軍、會稽內史。所以人們又稱他為"王右軍"。   王羲之為人坦率,不拘禮節,從小就不慕榮利。《世說新語》裡載有王羲之"坦腹東床"的美談。晉代的另一大士族郗鑒欲與王氏家族聯姻,就派了門生到王家去擇婿。王導讓來人...
牡丹社事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過3 參考資料 壹、背景 一、清政府的治台政策與態度1、消極態度:1683年,清廷由施琅領軍終結鄭氏王朝在台政權,並接受施琅恭陳的「台灣棄留疏」,將台灣收編為大清帝國版圖,但實際上仍視之如海上荒島,未曾積極規劃治理台灣,而是在防範台灣,統制台灣。2、對台政策:對在台的閩、粵漢人採取禁制政策,對原住民實施隔離、禁止與漢人往來的政策,視之為化外之民,長期以來並無對人民、土地行使管轄主權的觀念,當原住民涉及外交事務談判時,清廷屢屢應對失措。 二、日本政府明治維新後的野心1867年幕府將軍德川慶喜被迫上表「大政奉還」,結束江戶時...
古羅馬文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統一了除北部波河流域外的義大利半島;對外則征服了迦太基、馬其頓、希臘和西班牙的大部分地區,除了托勒密王朝的埃及之外,東部地中海地區幾乎都被羅馬征服。羅馬大規模的對外擴張,造成一些手握兵權的軍事巨頭互相廝殺,才有了龐貝、克拉蘇、凱薩的「前三雄」,和「後三雄」安東尼、雷必達、屋大維。最後也是因為這些巨頭們自相爭奪殘殺,羅馬共和國時期才走向盡頭。 帝國時代(西元前三十年~西元四百七十六年西羅馬帝國滅亡) 前期羅馬帝國(西元前三十年~西元前兩百八十三年):元首政治時期所謂元首政治,實際上只是披著共和外衣的君主統治 後期羅馬帝國(...
草草了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涼州:漢緊騎將軍霍去病平定河西後,設置武威郡。三國時改稱涼州。十六國時前涼、後涼、南涼、北涼等四個小王朝都曾在這裡建都。唐時,武威是河西節度使的治所。 (3) 嚴程:嚴格限定行程。 ※2、「了事」:《新五代史.卷五四.雜傳.鄭珏》鄭珏,唐宰相綮之諸孫也。……唐莊宗自鄆州入汴,末帝聞唐兵且至,惶恐不知所為,與李振、敬翔等相持慟哭,因召珏問計安出,珏曰:「臣有一策,不知陛下能行否?」末帝問其策如何,珏1>曰:「願得陛下傳國寶馳入唐軍,以緩其行,而待救兵之至。」帝曰:「事急矣,寶固不足惜,顧2>卿之行,能了事否?」珏俛首徐思曰:「但恐不易了。」於是左右皆大笑。 〔注解〕 (1) 珏:音ㄐㄩㄝˊ,...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