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2367.6585 ms
共 16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懲前毖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釋義2 出處3 翻譯4 近義5 反義6 造句 釋義懲,警戒。毖,謹慎。指吸取以前失敗的教訓,不在重犯。 出處詩經周頌小毖:「予其懲而後毖患,莫予荓蜂,自求辛螫。」 翻譯我將以從前的過失為警戒來謹防往後的禍害,否則就像是沒有人要我去惹蜜蜂,是我自己要召來蜂蜇。故事周王朝的開國君主周武王,登基時間不長就去世了。他的兒子周成王繼位。由於成王年輕太小,由武王的弟弟周公姬旦,協助處理國家大事。對此,武王的另外兩個弟弟管叔鮮、蔡叔度,都很為不滿。他們到處造謠,誣衊周公助理成王,目的是想伺機廢除成王,奪取王位。周公是個待人忠心...
|
罪魁禍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禍首」再度俟機為亂,便讓他的兒子伯禽代他受封,讓伯禽鎮守這一地區,並要他鞏固和擴大自己的勢力,成為周王朝強有力的後盾。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用成「罪魁禍首」,用來指領導或策劃肇禍犯罪的首要人物。
|
蠢蠢欲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憂慮。
(2) 抑:不過。
(3) 嫠不恤其緯,而憂宗周之隕:寡婦不憂慮自己紡織的緯紗,而掛念王朝的隕滅。比喻忘身憂國。嫠,音ㄌ|ˊ,寡婦。宗周,指周王朝。因周為所封諸侯國之宗主國,故名。
(4) 蠢蠢:動亂不安的樣子。
|
千頭萬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到自己的屬地,安分地過日子。不料仍然受到王機等人的百般刁難,身邊大小事搞得焦頭爛額。雖然如此,對國家王朝仍忠心不二。日前皇帝駕臨,與我重拾舊歡,還有豐厚的賞賜,我無以為報,只有繼續堅守效忠的心志。所以寫下這篇〈自試令〉,並貼在門上,以告天下。其中「千端萬緒」是曹植用來描述自己的處境,受王機等吹毛求瑕,百般刁難。「端」與「緒」都是指絲的線頭,用絲線的錯綜複雜表示事情的繁多。後來「端」就改成「頭」,「千頭萬緒」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形容事情雜亂,頭緒紛繁,難以處理。
|
深謀遠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夫作難而七廟墮,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譯文能夠斷言,一統天下的秦王朝并不是強而有力,雍州的地勢,崤山和函谷關的險固,還是過去那個樣子。陳涉的位置并不比齊、楚、燕、趙、韓、魏、宋、衛、中山的國君更卑賤;鋤頭木棍并不比鉤戟長矛更尖利;那遷謫戍邊的卒子的作戰才能並不比九國部隊更強;至於深思熟慮,行軍用兵的戰略,陳涉也比不上九國的文官謀臣。可是條件好者失利而條件差者勝利,功業完整相同,為什麼呢?倘若拿西方諸國跟陳涉比一比是非大小,比較勢力和氣力,那幾乎是天淵之別了。但是秦憑仗著它的區區之地,開...
|
詩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經》中的前160篇,收各諸侯國民歌(“風”)。 章次 章名 注釋 所含目次 01 周南東周王朝直接統治區(大致包括今河南的洛陽、偃師、鞏縣、溫縣、沁陽、濟源、孟津一帶地方)內受到“南音”影響的民歌 001-011 02 召南 召國及其南部之民歌 012-025 03 邶風 衛國民歌 026-044 04 鄘風 衛國民歌 045-054 05 衛風 衛國民歌 055-064 06 王風東周王朝<...
|
王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離朝屏居輞川,服滿後,又做了幾年的文部郎中。進一步使他仕途失意的,是安史之亂中曾陷於叛軍中,得罪了唐王朝。唐玄宗天寶十五年(756年)六月,安祿山叛軍陷潼關,隨之攻入長安,玄宗倉皇逃往四川,王維沒來得及逃走而被俘。被俘後,他曾吃藥取痢,假稱患病,以逃避麻煩。但因為他的詩名很大,安祿山派人將他迎到洛陽,拘于菩提寺,不管他答應不答應,硬委之以偽職。無奈之中,王維當了安祿山的給事中。但他的心依舊追隨唐王朝。安祿山宴其部下于凝碧宮,王維聞之而悲,暗中作了一...
|
不謀而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謀而合」原作「不謀而同」,見於《漢書.卷一○○.敘傳上》。班彪是班固的父親,為東漢時期著名的史學家。漢末王莽篡漢,天下大亂,二十餘歲的班彪避難於天水,依附於反對新莽的隗(ㄨㄟˇ)囂,並藉機對他曉以大義,希望他能歸附漢室。有一次,隗囂問班彪:「以前周王朝崩毀,戰國群雄並起,天下分裂,歷經好幾代才又歸於統一。今天的情況也是如此,不知先生您認為天下將由誰來統一?」班彪便回答道:「漢室之所以衰亡,是因為成帝當年過度借重外戚勢力處理國政,讓王氏家族掌握大權,接下來哀、平二帝在位時間又短,所以才會讓王莽有機可趁。但王莽雖然取得政權,卻沒有獲得民心,天下百姓其實無不盼望能脫離其統治。十幾年來,人心思變,...
|
兩河流域文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峰,尤其在第六代漢摩拉比王統治時期,更創建了從波斯灣到地中海的龐大帝國,並制定了漢摩拉比法典;巴比倫王朝瓦解後,亞述帝國於西元前八世紀建立,發動了一系列的征服戰爭,建立了強大的軍事國家,其後則被迦勒底人建立的新巴比倫王國和東部的米底王國共同消滅。最後,整個兩河地區則為波斯帝國所征服。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兩河文明、美索不達米亞文明Keyword:Two River Culture、Mesopotamia Culture 參考資料曾秉赫(2011)。圖解世界七大古文明(初版)。新北市:華威國際。P.32-38(註一)黃碧君 ...
|
蘭亭集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可數的豪門大士族。他的祖父王正為尚書郎。他的父親王曠為淮南太守,曾倡議晉室渡江,於江左稱制,建立東晉王朝。王羲之的伯父王導更是名聞於世,是東晉的丞相。而他的另一位伯父王敦是東晉的軍事統帥。琅琊王氏在東晉可謂權傾一時,熾盛隆貴。王羲之因為這樣的出身,一出仕便為秘書郎,後為庾亮的參軍,再遷寧遠將軍、江州刺史,最後做到右軍將軍、會稽內史。所以人們又稱他為"王右軍"。 王羲之為人坦率,不拘禮節,從小就不慕榮利。《世說新語》裡載有王羲之"坦腹東床"的美談。晉代的另一大士族郗鑒欲與王氏家族聯姻,就派了門生到王家去擇婿。王導讓來人...
|
![]() |
貓頭鷹博士